吉林,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意为“沿江之城”,别名江城,它是先有吉林市名然后才有省名的,其历史比长春市还悠久。清初时,在此松花江边建立了造船厂,1673年建成吉林城,后来这里就一直是吉、黑这一大片地域内的重镇,也是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解放后曾一度是吉林省省会,1954年9月,省府才由吉林市迁往长春市。有这么段历史,所以,吉林市是有很多古迹的,它是历史文化名城。
乘的是慢车,磨蹭了近6个小时才到。夜色里赶忙找好住处,即上街去转悠看看,新到一地领略当地之风情总是我最急于想做的事。
吉林出乎了我意料,挺大、挺好,很有转头,是个像模像样的城市。见着了些夜景夜市,8点半还有公交车,比之黑龙江各城市像回事了。也看到了自我娱乐着的秧歌队,火车站有,江滨有,商业大街上也有,很热闹。且一律穿着舞台上表演时穿的衣服,白的、红的、蓝的,整齐划一。那百货大楼门前人行道上的那一队排列了好几十人,锣鼓声敲打得荡人心旌,引来多多的围观者,江滨那里的一队人还拉着什么绿化公司秧歌队的横幅。还看到三处搭起了临时舞台,正有群众文艺演出,大概是为迎接国庆节准备的,一切都处在节日喜庆气氛的预热中。
发觉吉林也是以全国各地地名作为街道名的,有重庆街、天津街、南京街、河南街等,还有上海路、长沙路、北京路、武昌路等,再一看,发现横的是路,竖的为街,区分得清清楚楚,足可见吉林在近百年中与全国政治风云、社会大势走向的紧密融合程度。
走过大东门广场上的临时舞台,台上热烈,台下更是黑压压的好多人。走入街对面的河南街,这是步行街,商店比邻、灯火通明,年轻人们正享受着他们的黄金一刻。
一直走到江边。那座天主教堂挺有风采,明天再来看吧。
倚靠在江畔,注目于眼前的松花江,这松花江可是一直流到哈尔滨的啊。松花江挺宽,虽然没有上海黄浦江边那般林立的高楼大厦,那样烁亮无比的光彩,但这里的些许灯光足以让江水晶莹闪闪,而且还点缀出了水岸的幽静,倚靠在这里,可以由此及彼联想到更多更远。松花江在吉林市里拐了几下弯,完全就是吉林市的主角,果然就该冠它个江城之名的。
又从重庆街走回,一些吃店正陆续收摊。
一早去松花湖,路远的景点总是该先去的。松花湖,位于吉林市东南17公里,是1937年拦截松花江水、筑坝建设丰满水电站而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既然是筑坝截水,也就呈现狭长形状,总面积约55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下了车,顺道前行,直走到那大坝跟前,想过去,却不行,有人站岗。在湖边远望,那湖并不怎么壮美,因为是狭长型,只看得近处一点风景。说它秀色那是自然的,但要说有多美却不敢夸口,至少千岛湖该胜一筹的,刚看过的镜泊湖那番纯天然之美也该胜于它的。大坝么,确是高大雄阔、气势宏伟,见多了,都是这样的。
想到对面去看看,即跳上一辆摩托车,付10元由车主载我而去,门票也免了。天下起了毛毛细雨,摩托车开得飞快,我劝他慢点,路滑嘛。
到得对岸,景色像是好多了,林深景幽,真正的景区模样,还有些宾馆别墅隐藏于绿树丛中。到了码头,有各种游艇,标示着几条游览线。站在那四处了望一番,又从这边打量了那座大坝,遂跳上公交车返回市区。看过即可,都大同小异吧。
在松花江南下了车,想从吉林大桥上走过去,这样可近距离感觉松花江。
先下到桥下,走到江边,江滨正在建设,尚还是黄土沙砾一空滩。江水很平静,不深,中间都有露出的滩渚了,在阴云下,水色灰蒙蒙浅浅淡淡,没有了昨晚在灯光下的那番好感觉。夜色就是迷惑人,迷朦光色下,什么都会变得美丽起来,在淮海路夜色灯光下走着的女孩哪个不显得楚楚动人,漂亮了几分,那是光色、环境、心境合力造成的并非错觉的错觉。
走上大桥,有心数了一下。我在大桥上走了630步,大约四、五百米吧,够长的,当然水面是绝没有这么宽的。
过了大桥,即去文庙,吉林的文庙是应该一看的,在全国文庙大家族中它是占有一席要地的。不过那张吉林旅游地图上说其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好象有点不可信。
吉林文庙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1907年移地重建于现址。现存殿庑64间,占地1.6万平方米。
门票15元。走进去一转弯,那座双重飞檐、大红门柱、黄琉璃瓦屋顶的大成殿完整地展现在我眼前,遥遥地就感得了其逼人的大气。大成殿面阔竟有11间,高19.48米,庄重宏伟,金碧辉煌,果然不一般,就如同是皇宫里的大殿。或许就是因了大成殿这等规模来排它为第二?我就这问题顺便问了一工作人员,回答说吉林文庙在全国排第五吧。
又看了大成门、崇圣殿、照壁、棂星门等建筑,看了两边配庑里的一些展示,还看了那片东北地区最大的碑林,各式各样的碑不少,许多碑上文字尚清晰,细细一读颇有收益。
出文庙,门外是小小的古玩市场,有几家店,几排摊铺,旧书为多,稍稍浏览一下。一地摊上摆着好些古玩,铜的瓷的大大小小不少,我站下。我知道我没有古董鉴别知识,我只是看了感觉好,价格合适就可,并不考虑它的年代和历史价值,那是没法说清的,谁能确定其真假啊。有件铜器和一件瓷器很吸引我,摊主报了一百五的价,想想是重物、易碎物,也就算了,我毕竟不是嗜古玩如命的真收藏家,也不是想靠古玩发财的伪收藏家,什么都不是。
又来到昨晚来过的天主教堂,果然是很精美的建筑。教堂直接面向马路,十几级石阶从路边一直铺排到黑铁门,既庄工又家常,很恰当的气韵。正面看是三座尖塔形建筑,中间的独自高耸,是教堂的钟楼。整个建筑是淡淡的咖啡色,楼前门楣上还挂着“恭贺圣诞”四个立体金色字。这座教堂是法国人建的,始建于1917年,历时十年才完工。
接下来去北山公园,那里有好些古建筑。
慢悠悠沿松花江一路西行去,江边已建成一长条绿化带,走在那自然心情好舒畅,可惜江里水很浅很少。一个城市有这么条江河总是美事,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有的。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依水而居,逐水而迁,水是第一必需品,哪能离得开。可现在各城市都面临了河水被污染,水质下降的严峻问题。常听老人回忆说,他们小时候那河水是如何的清澈见底,都是捧起来就可以喝的,现在则要过滤了再过滤,加工了再加工,才成为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但愿以后别连这样的江水都看不到了。
北山公园门票5元,一进去,山水气色即吸引了我。面前就是一片荷花湖,只是季节不对,湖里荷叶已呈金黄色,是刚由绿色转变而来。茎叶依然直挺挺竖着,一片又一片,没有一些枯萎样,因而荷色还能入眼,可与秋山上的黄叶媲美。摄入镜头,照片上果然显现出秋黄之艳丽。湖边有一处水楼,里面展示介绍了各地的各式荷花,看来这里的荷花是有点品位的,值得一赏。
再抬头看,湖后面就是北山,靠这边的是东峰,漫山都是树,正开始着由绿转黄的第一步。山顶崖壁上矗立着几筑古建,那是关帝庙,面湖这边墙上涂成一方黄色,中间书写了个大大的“佛”字。山虽然不高,这东峰海拔只有256米,但因为山壁稍陡,山下就是一片湖,因而那山顶关帝庙的位置算是极佳了,一进公园就看得。山美水美,又添得古迹佛意,这景致就有了深厚人文蕴涵,好看耐看了。
顺山道石阶步步向上去,先看到泛雪堂,这是当年诗人墨客吟诗赏雪之处,一面的墙壁高高大大。再往上就到了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自然是为祭祀关羽而建,殿内塑有关羽雕像。关帝庙遍及全国各地,连拉萨都有,海外也有,可见国人喜欢造神拜神的心态,皇权神权都深入进骨子里了。关羽一生威勇,集忠、孝、节、义于一身,成了为人做事的楷模,清顺治九年(1652年)被封为忠义神威关圣大帝。
站着看看,只可惜没法从好角度去俯看底下那片荷花湖。
关帝庙后是药王庙,药王庙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殿内供奉的是三皇,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人皇轩辕氏,以及十大名医。药王庙内有几大殿楼,雕梁画栋都很精美,尤其那大殿前的盘龙石柱,柱柱均是深镂浮雕,其巧夺天工之功力让人惊叹。只是那石柱是崭新的洁白色,感觉不出其年代远近,有点恍惑。一回头,看得一边墙壁上以佛教之黄色作底,上面用篆体字写着“南无阿弥陀佛”。
药王庙后是坎离宫,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供奉日、月神,土地、龙王、山神等。刚才关帝庙和药王庙是共用3元的门票,这坎离宫门票是1元。
再往后走,到了玉皇阁,这是北山上规模最大的庙宇,创建于乾隆三十九年,正殿楼上正中间主奉玉皇大帝像,前院几间祖师庙里供有释、道、儒三教始祖。
这几处主要的看过,其他就不去看了。
这群北山古寺庙,落座于风景极佳之清幽小山上,全国各地的佛、道们都如此,哪个不是选择了山清水秀幽静处?只因他们当初就是要避开尘世喧嚣,不愿与俗界同流合污。几百年后,凡俗之地越发得凡俗,而佛、道们的青山幽境则出落得更加清灵水秀,终成了现代凡俗人向往的、偶尔能去放松心怀的天然美景好去处。
北山庙会古来就很盛,为东北最宏大,清代中叶就有“千山寺庙甲天下,北山庙会胜千山”之说。由于山上儒、道、佛都有供奉,还有多多的诸神,诞辰日多祭祀事也多,庙会也跟着多,集市贸易和旅游活动也就借势兼而得益了。
看完北山,一看时间,再赶去龙潭山公园太紧张了,只能放弃。龙潭山上尚存1500年前修筑的高句丽古城遗迹,有些断墙残垣尚可辨认。
出公园大门往北走,去看清真寺。到了一看,新建的清真寺果然气势不凡,堂皇富丽,阿拉伯风味甚浓。吉林在十八世纪时曾先后建了三座清真寺,1993年因修立交桥,将清真北寺移至此地改建。
吉林看完了,该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的印象颇好,毕竟曾经是省会,曾经大气过,街坊间还能感得些残留气度,而绝不是低三下四、扶不起的阿斗。只是季节不对,没能看到雾凇,那可是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列的我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呵。吉林还有一件独享的当代奇观事,那就是1976年的陨石雨,其中最大的一块重1770公斤,这也是世界石陨石之最。
赶到火车站,买了4点16分的车,去长春。可没想到,却在吉林火车站发生了我从没碰到过的、让我现在想来还要笑话自己的事。
在那台检查机旁走进去,从滚动的皮带上提起已被自动检查过的我的小背包,像往常一样,看了看车次指示牌,就往二楼候车室走去。这时从后面赶上来一名警察,要我出示身份证,虽然我还从来没被这么对待过,但人家是执行公务,我也只能不太情愿地掏出身份证递给他。一般而言,我常看见警察要求打工模样的人出示身份证,像我这样一看即是城里人且又不是小年轻,从来就没被检查过。
那警察看着我身份证,煞有介事地用步话机向那头报上我的姓名、地址、号码,我一愣,心里好一阵不快:把我当通缉犯啦?
一会儿后,警察客气地把身份证还给我,我虽憋着气,但还是笑了笑,提起我的包上楼去。可到了二楼,还没走进里面去落座,迎面走来一警察,又叫我出示身份证。这下真有点奇怪而且来气了,我说: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就盯上我了啊?下面刚看过呀。
那警察一听,忙说了句“是吗?”也就擦肩而过,走了。
我坐下,向旁边一老人说了刚才事,他看看我,笑了,说我头发乱蓬蓬的全竖立着呢。哦,是这样啊,这就被怀疑成逃犯了?我忙掏出小镜子,只见镜子里的我头发确实是一蓬乱草般,脸色也是疲惫状。哈哈,是我自己玩累了,上午又乘过摩托车把头发吹得又乱又有灰,难怪那些高度警觉着的警察们了,他们是忠于职守呢。一直以相貌正直老实而被大家公认着的我,今天算是抽中了一回下下签。
忙走进洗手间,拿出毛巾好好洗了一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