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银座之于东京的含义,它是闻名于世的高级商街,有三越、松坂屋、松屋等世界著名的百货店,还有众多的世界顶级名品店集中于此。此外,这里还拥围有东京宝塚剧场、歌舞伎座、日生剧场、日比谷歌厅、新桥演舞场等好些观看舞台演出的有名场所,以及多多的各类娱乐店。所以,银座白天有白天的光鲜高尚,夜晚有夜晚的妩媚魅力。
银座主街是中央大街,不长不短,也不宽,两边都是有很多年历史的老楼,就跟上海南京路一样,既不能拓宽,也不宜去拆旧翻新建造新型高楼。
银座我去得不多,男人本来就不喜欢逛商店么,只是和人去吃过几次饭。记得有一次跟了我“保人”去吃了他说的最好的“天婆罗”,一小碟2500日元,炸得松松脆脆,确实好吃。我自己也去过,去看演出和看电影,还去过几次那家很大的音乐书店。有一次为了买送人之物也进了趟三越,只为的是要那个有着三越本店地址的外包装,同样的东西,有了那包装身价情份就不一样,接受者会明白你的心意,日本人也很讲究这个的。
但印象最深的一次,则是那次检了份“垃圾”。
那是早晨,因中午有人约了吃饭,所以提前很早就去了,想先走走看看银座。走着走着,看见一电灯杆下放着用绳扎好的一叠唱片,是以前的那种唱针螺纹唱片,上面还贴了张纸条,写着“垃圾”两字。我知道,日本人那时都有这习惯,把自己用不着了的但别人可能有用的东西当作垃圾弃之于门口。那时还没实行扔垃圾收费制,每天深夜,在居住区走一段路,总能看见两三件遭遗弃的各类大家电,一般都贴有字条,写明“可用”或“已坏”,这也算是利人便己,两相得宜,需要者自可随意取回去用。我就在到东京十几天后,在离家百多米处看到了一台好的电视机,和同室搬回家,果然好用,而且好得很,一直使用到我回国。那时的留学生屋里都有这一类“垃圾”的。
当看到是唱片,我自然本能的眼睛一亮,停下脚步看看旁边那家店,门关着,是娱乐小酒店。我走近去,第一眼一下就看到了第一张唱片上印着的柴可夫斯基名字,好是欣喜。再拨拉几下细细一看,约十来张,一半是古典音乐,一半是日本的卡拉OK。看了个仔细后,确信是别人扔掉的“垃圾”,我就毫不迟疑地拿起了它。
所谓“垃圾”,其实就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已无用处了的扔弃物,仅此而已。就像一本纸页发黄残破了的《红楼梦》手抄本,对于有些人来说,也会被认作是无用之物一丢了之的。
事后我跟朋友说,果然是银座,连扔出的“垃圾”也出手不凡哪。(2008.10.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