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枕上的古词

(2008-07-26 13:44:06)
标签:

诗词

枕头

宋词

陶瓷

南越王博物馆

分类: 旅途感录
        在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里,除了有南越王墓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陈列外,还另有一个陶瓷枕陈列馆,展出香港杨永德伉俪捐赠的二百多件古代陶瓷枕,都是唐、宋、金、元时期的。如此多的古代陶瓷枕集中展示,真是难得一见,故而费了点时间细细一看。
        属于唐代的很少,毕竟已时隔久远。引人注目的是那唐代枕都很小,小到有点不可思议,头枕其上几乎不能转动,一动就会落枕,不免疑惑着费思量。看来唐代人睡觉都够老实。但难道一整宵就这么仰卧而一动不动?那能睡得安生吗?
        宋、金时期的很多,枕在不断沿革变化中出现了多种形状多种式样,如元宝形蝴蝶形扁圆变形,而且枕上用以美化描绘的图画也丰富多彩起来,内容涉及很广,很是精彩美妙。有一个枕上题写了篇《枕赋》,略读几句,感得了古代文人的闲情心趣,有意思得很。还有些枕上题写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类的名言名句,当如“枕上铭”一般了。
        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几个枕上题写着的诗词。来不及认定此为谁人作品,想必也许就是制枕人自己或制枕人朋友写下的吧。诗词在那时本就是民间习以为常的大众化文体,是个读书人是个文人就能提笔写一两首的。他们不一定是当时知名文人,那些个诗集词辑里也不一定收录这些诗词。
        看了得些兴致,也觉有味,即顺笔抄下两三首,于后:(据查,后两首为柳永之作)
        金磁州窑,枕上曲,河南,
《中吕宫·点绛唇》
莺踏花翻,(乱)红铺地无人扫。杜鹃来了,叶底青梅小。
倦拨琵琶,(总)是相思调。凭谁表,暗伤怀抱,门掩青春老。
        南宋吉州窑瓷,
《散水调·倾怀》
骛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暴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纵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商调·阳台路》
楚天晚,坠冷风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区区,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残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2008.7.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