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当萨马兰奇在莫斯科报出“北京”两字时,广袤的中华大地顿时举国沸腾,从天安门广场到全国各大小城市,到处欢声雷动,尽情欢歌,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心,从心内直笑到脸上,中国,沉浸于一片欢乐海洋中。
七年来,我们一步步走向奥运,一座座体育场馆开工了、又竣工了,体育健儿备战备战再备战。志愿者队伍组成了,礼仪小姐的“选美”结束了,倒计时100天庆典举行了,开幕式也彩排了……如今,等待奥运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忽然发觉,经过7年的漫长等待,欢乐气氛却反而越来越少,而紧张成了切身的感受。上下内外,空气仿佛凝滞,股民们唉声叹气,买房的卖房的都一片怨言,安检员和被检者都一副不乐意。紧张、紧张、再紧张,或许这也算是离乡越近情越怯?
我一朋友发信告诉我,说他前些天在山西河北旅行,在火车上汽车上不止一次遭遇了搜包和检查身份证,好生不爽,游兴大减。近些日子,媒体上每天都有哪里哪里、什么什么的检查又升级了更严格了的报道,理由都如一,为了奥运。我另一朋友前些天邀我去北方他那里消夏,一起看奥运转播,我原本还在考虑中,现在决定不去了,不想遭遇多多的麻烦和不快,因为那些不快可能足以抵消奥运带来的快乐。这一个月还是尽量少出门为妙,非常时期,碰上了事,即便有理也难以申辩的。广播里说,北京的宾馆订房率比预计的低,客房价格已略有回调。
此生已历经了好多次奥运会,借了我国运动员的恢复参赛之光,也赖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这一代有幸得以从荧屏上目睹了近几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许多比赛的实况,终是大饱眼福。无论那一刻我是在东京还是在上海,都确确实实感觉到了奥运会带给我的快乐。
其中最大的一点感受是,奥运会不仅仅是全世界体育精英的集体亮相、竞技大赛,而更是全世界人民的一次欢乐大团圆的盛会。对于举办地来说,那更如是一次狂欢节,因为他们知道,一生也只能有这么一次机会,所以都将自己全部的热情、精力奉献于奥运会。从白天到黑夜,从赛场内到赛场外,从公园到大街,从酒吧到车站,他们既是主人又是服务者,既是欢乐的受益者又是欢乐的策动者,把欢乐带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开放性的狂欢气氛从开幕一直持续到闭幕。至于比赛结果、反倒不是普通民众那么关心的事了,他们只在乎快乐,只需要欢乐。
此回轮到了我国,轮到了北京,我们怎么延续奥运精神,能将欢乐进行到底吗?
今年事多,天灾人祸,使得本来就需严加防范的奥运安保更是严上加严,层层加码。奥运,假如成了被封闭起来的纯比赛,那欢乐还剩了几许?
微笑有标准、鼓掌有要求、行为有规范、口号要统一,是老百姓太低能无知还是官员太做作?但欢乐是无法格式化的,那是各人内心自我的事。笑过了,鼓掌了,口号喊了,行为检点了,这都是一时一事的“形象工程”,面子上的事。冷漠、嘲笑、国骂、失礼也许会暂时消失,这仅是为了奥运装模作样了一番,对整个民族的文明进程来说,并没多少意义,多增添一份虚伪而已。就像许多城市的主要大街都是光鲜亮丽的,大街背后的小街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貌。其实,我们何不借此奥运会之机实实在在地去做些从根本上改变国人陋习的初始性细微事呢,倡导实事求是,从根源处下手,那才是于国于民于我们子孙后代最有益的一项伟大工程,可惜,现在说这些都太晚了。
既然我们承认自己尚还落后,弊端陋习多多,丑事也多多,那就完全没必要去遮遮掩掩了,谁爱看就看,谁爱说就说,只要自己真诚,敞开胸怀,就会得到人家理解。倘若硬来个“赤膊穿西装”,虽然给人第一眼的光鲜,但露馅后好印象马上就会被颠覆。
举办奥运会,那是中国的荣耀,也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而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应为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举办奥运会,并不是只为争个面子,图个虚荣,也不只为了经济利益,那是我们愿意融于世界的真诚表示,是我们作为世界一员对于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承诺。
世界给了我们机会,但愿我们珍惜,不要到时又尽看到些指责这个存有偏见那个戴了有色眼镜的文章。记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把《北京欢迎你》热烈地唱起来,此刻再不营造出那样的欢乐气氛更待何时?
为了奥运的欢乐,必然要让一部分人作出局部的牺牲,但愿这部分牺牲小些、小些、再小些。去北京的,是为欢乐而去,来中国的,是为欢乐而来,那就带给他们--------我们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多一些的欢乐吧。
但愿,欢乐多些、多些、再多些!(2008.7.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