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城济南(四)夜探黑虎泉

(2008-06-11 22:03:30)
标签:

黑虎泉

济南

旅游

泉城

杂谈

分类: 吾行天下
       天黑了,在灯火通明霓虹烁烁的街上走了段路,决定还是去看黑虎泉,那里没有围墙,是敞开的,不知夜色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色,形象化感觉或许会更妙吧。明人不是有诗形容它么: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沿黑虎泉北路向南,身边就是护城河,也就是黑虎泉喷涌出的泉水吧。走了点路,渐闻有水声,知道黑虎泉已不远。这一带灯光昏暗,也没多少行人,越走水声越响,从开始的潺潺之声转而已成哗哗之声,并伴有震耳的轰鸣之感,夜黑人静,不免有点悚然。明人刘勅咏黑虎泉诗中就有“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之句。
       寻声到了南护城河的南岸,迎着几近轰隆隆似的大水冲泻响声来到黑虎泉边。
       岸边砌起的石墙下有三个石雕兽头,三股白练似的泉水正从它们张开的大嘴里喷泻而出,急迫汹涌。因是黑夜,看不很分明,仅从声响中可推测得水势湍急程度。黑虎泉的喷涌量在泉城诸泉中仅次于趵突泉,排名第二。喷泉口前面是一长方形石砌池,长约13米宽约9米,池北有一大开口,池中泉水正从那里如水帘般漫泻入护城河。喷泉口的背后就是黑虎泉的泉源,那是一个高2米、宽1.7米的天然洞穴,洞深3米,一块状如猛虎的巨石伏卧于内,清澈泉水就是从巨石下涌出。好些人拎了壶、桶来取水,此水果然清洌明澈,洁净得很。
       向西望去,隐约见得一座拱形桥,那就是琵琶桥,边上还该有个琵琶泉的。
       又看到了一黑一白两只大石虎,很大,在幽暗光色里尤显得活灵活现虎虎生威,一副勇猛状貌,让人心添几分怯意。旁边一块立石上写着“福泉”二字,再上面像是还有一座虎泉阁。
       闲步循声夜探泉,
       远闻轻唱近訇然。
         三龙喷泻清池影,
       双虎雄威守水边。
       我又到对面北岸,这里有“白石泉”,都是一块块的大白石,夜色下依然显示着其洁白。白石形状各异,都已被水冲磨得光溜溜,围列成半圆形,圈拦起一个小池,池里正有小股泉水在汩汩冒着,此即白石泉。也有人拿了盛器在这里取水,而靠池外那一边,有人在洗衣服。
       白石泉旁边是九女泉,名称够美的,总会有一些附会的传说吧。九女泉也是用天然石块砌成了一椭圆形小池,泉源是在池底,看不见有水冒上来但看得见水从池边石缝中在向池外溢出。
       早就注意到身后有一座高大楼阁,想起来这该是解放阁,即转回头,走到大街上去远望一番。
       解放阁所在位置,是解放军攻克济南城的突破口,1965年,将此处原城墙的东南角保留下来,修建了解放阁,用以纪念。主台基为正方形,基底占地1849平方米,高11米。后来又在台上建阁,总高34.1米,阁为方形,分两层,飞檐翘角,黄色琉璃瓦顶。台基南面石壁上镶嵌有“解放阁”三个石刻大字,是由陈毅题写的。
       折回南护城河边,沿河向西漫步而行。这一带刚整修过,绿树幽径、假山小亭很是有味。看到了“任泉”,对面是“五莲泉”,近旁还有“南珍珠泉”,只是夜黑,看不清泉水景貌,只看得刻写着的名称而已,想来就如上午看到过的那一串串貌似珍珠的小气泡从水底向上蹿升而出之景观吧。再往前,又看到了“对波泉”,对面则有“汇波泉”。这些泉都属于黑虎泉泉群。
       这一程数百米长,潺潺水声不时入耳,恍若身在山野林间,或是闲游于杭州的九溪十八涧,那一款小溪围绕于你左右叮叮咚咚唱不尽欢快的歌。尤其此刻是在宁静夜色里,更显得些悠然野趣,这是一份怎样的美妙呵,让人心旷神怡。济南人真是有福,仅凭了这些个泉,济南就让人留恋。
       我走的是北岸,一想,也就是旧济南城的城墙根,果然略略感得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优美景观,只可惜没能去看老城中心机关院墙内的珍珠泉泉群以及周围街巷,那里才是最鲜明的老泉城风貌呢。康熙和乾隆祖孙俩都喜欢、也都推崇珍珠泉,各有文句和诗句,“济南多名泉,趵突珍珠二泉为最。”“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
       一路行去,河边石栏、树下长椅,好些个一双一对的男女,就我一个孤身孑影。没办法,想离远些都不成,就这么一条河边小道,只能从正热络着的他们身边走过,但愿没煞他们风景,呵呵。这里倒真是谈情说爱的幽雅清静好地方呢。
       行行去去尽听泉,
       犹入深山谁弄弦。
       一任流连归不得,
       有泉相伴最悠然。
       一路走到泉城广场,这是上世纪底刚建成的,整个广场东西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是个文化氛围颇浓的大型休闲广场。
       正是晚上消闲好时间,众多市民三三两两散荡于广场各处,那座挺大的音乐喷泉在美妙乐声相伴下,正喷出高高水柱,将许多的市民夜游者吸引于周围,近处围了一圈,远处还站了一层。
       广场东侧是一座圆弧线形建筑,这是文化长廊,长150米,宽16米,漏空柱式,分三层。长廊内的两边方柱后立有12尊山东历史名人雕塑,我一一看过去,是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山东历史名人多,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仿若群星灿烂于天空。不过在鼎盛时期的唐代,大诗人中却没摊上一个山东的,都被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占去了一大半,有点遗憾亦有点不可思议的断层感。
       李清照站在了这里,辛弃疾却没轮上,可辛弃疾是在《唐宋词鉴赏辞典》里被选入的词仅次于苏东坡而居第二位的啊。不过只能立12人,真要在李、辛两人间作非此即彼的取舍,确是难事。那么,何不再增加几个名额呢?可上榜的人多了呢。如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留下了最古山水卷轴画《游春图》的隋代展子虔、留下了最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的北宋张择端、写下了《桃花扇》的孔尚任,都是全国的拔尖人物嘛。长廊两端及柱基上还看到好些浮雕,都是说的那几个古时圣贤的故事。    
       就在喷泉和长廊间漫步了好些时,见人渐渐少下去了,我也离开,顺上午的来路往西去。
       上午从火车站出来时,看到经一路、经二路、纬二路时就好生新鲜,这样定路名倒也简单,且好记好找,就像上海很早前曾有过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那样的旧路名。
       走到经四路,又走到纬六路,就在这一带经路纬路间转圈子,看这路名就知道这里该是有点年份的地段。忽然间产生一疑问,都知道“经”是指南北向的纵线,“纬”是指东西向的横线,可济南的经路怎么是东西向、纬路怎么是南北向呢?顿时闷住,没想明白,一下也无法找到让人信服的答案,想问人,已够晚了,找人问这样问题人家还当你是一个痴人呢。罢,只能留存下此疑问了。
       看到那边一小区门口停了辆三轮车,一老人拿个酤酒用的小提斗正在卖着牛奶还是豆浆,有好几个老年男女拿了锅、壶在旁等候着。这样的销售法很新奇,估计是豆浆吧。又向前,是宁静小街,隔老远才看得一个行人。走一会,又热闹了,一条短街上排满了街头小吃。
       买好一早去聊城的火车票,赶紧睡觉,却因心中挂着事,又近车站,夜里醒了好几次。
       一早起来,拿了东西,在车站旁一小店吃早餐。我要了一碗粥两个饼,应是2元,可给钱时那男的要收4元,说那碟咸菜是2元。可我压根没要过,是他自己端上来的,按惯例,那自然就是随粥免费送的,此一路而来那么多天不都是如此嘛,若要收钱的话,谁也不会不吭一声主动给你端上来呀。我看看那男的一副凶神恶煞样,知道被唬被诈了,也就给钱了事,此类小事没法说理,多说没意思,上车要紧。旁边正在吃着的两位老人看到这一幕,再看看自己眼前那一小碟咸菜,又互相看看,现出一脸苦恼相。
       昨天还在想济南真是好,有泉有好景,人也真诚,几次问路,回答都让人满意,可这一下,心情陡变,又想到前晚吃的那一餐不知是在怎样一口锅里烧出来的饭菜,车站旁的两顿饭都让人很不舒服,甚至恶心,印象一下变了,哪能这么赚钱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