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晚的见闻

(2008-03-23 18:11:07)
标签:

梁思成

李济

李庄

殷墟考古

文物

中华文化

文化

分类: 世象随笔
       昨天周六,又看到了那文章,已经连续几篇了,指斥着苏联的戈氏之不是,感觉就像是当年的“九评”了。
       其实苏联1917年建国,我们1949年建国,数十年走过来,不就像是一步步在步人家的后尘嘛,惊人的相似。文章将戈氏比之李煜。李煜是什么人?封建时代的君王,戈氏是吗?李煜是被攻占亡国,戈氏是主动按自己的理念做事,李煜成了俘虏,戈氏只是下台者。两人是完全不能类比的。
       倒为晚报的《夜光杯》可惜了,连登这类文章,甚为不解,那是政论版的事嘛。当然由此去推想,想来必有它自己的道理的。
       昨晚从网上看到了海峡对面的选举结果,马萧获胜,而且票数多出不少。这事与我们多多少少有些关系,等着看结果的人不少,海内外亦是。比如周五岛内股票大涨,就是因为岛内外有资金把宝押在马萧一边,看好他们上台对经济是好事,遂大举买入股票。显然民意选前就已明晰,这些资金的举动证明了这一点。想到我们的股市,与其相关的那部分概念或许也会起点波澜了。而两岸关系,亦将开始新的一程,预测是没意义的,还是走着看吧。
       前些天在纪实频道上看过了《梁思成》,这三周又连看了《李济》,不由又想起了李庄,想起了他们那一批着迷于忠诚于我们伟大中华文化的大学者,我国考古、文物、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什么是学者?他们就是学者,什么是大师?他们就是大师。
       作为中国考古第一人,李济挖掘过研究过经手过了多少的珍贵文物啊,可直到死他也没收藏过一件文物据为己有,实在是堪称高风亮节,实在当得是不图虚名的中华民族之赤子。
       李济的名字,被忌讳封杀了几十年,直到八十年代后期,他的名字才慢慢在我们这边出现,因为我们终于走向了客观理性,可惜他已于1979年去世,没能再到安阳看一眼他五十年前无数次抚摸过的几千年前的土壤。
       二十世纪我国的最大考古成果是安阳的殷墟,李济是殷墟考古的带队人,有人将殷墟称作为李济的殷墟。我去过殷墟,虽然外行人只能是走马观花,看不明白什么,但当我面对整座长墙上书写着的那一个个甲骨文字和现代汉字的对照,我还是感动了。天天在和汉字打交道,又怎能对汉字的源头祖宗无动于衷?那是中华文明的一脉传承延续,那是漫漫几千年的人文沿革史。
       从心底里向他们那一批人致以敬意!(2008.3.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买的股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