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上有记者撰文,说应该在我们戏曲演出的汉字字幕旁加上英文字幕,以便于让外国人看得懂。
戏曲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很精致很优美,凭了它别致的艺术特性吸引来了很多外国观众,确实,要想真正了解中国也应当了解我们的戏曲。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看演出,这当然是值得我们高兴的好事,但添加英文字幕我觉得大可不必。
首先,这是舞台综合艺术,它是集演员的唱、念、做、打,加上舞台美术、乐器伴奏等等来共同完成一个故事的演示,所以观众可以从中欣赏到各样的艺术,至于故事内容,知道个梗概和大致情节也就够了。就像我们看西洋歌剧,那些英文、意大利文、德文我们也听不懂,我们也并不想去弄懂每一句歌词,而只是欣赏演员的唱、舞台上的表演、乐队的演奏,这就够了。这些艺术美早已超越了歌词内容。
其次,既然外国人是在中国看中国戏曲,那他就该入乡随俗,看得懂看不懂、弄得明白弄不明白全是他自己的事,他若真喜欢真想弄懂,那肯定会去化时间学习中文,甚至去弄懂戏曲舞台上的各种程式化套路。那都是他自己的事。中国演员在自己国土上演出,完全没必要去为可能有的几个外国观众弄什么英文字幕,就像我们到人家国家看人家的戏剧,他们也不会专为你考虑打上中文字幕。这其实也是主权和自重的问题,没必要去迎合别人。这一点,世界惯例就是如此,谁都明白谁都理解。何况你打了英文,那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怎么办?你不是存有厚此薄彼偏见了吗?
再次,字幕条本身就很窄小,若再加上一排英文,中文字不就更小了?这不影响了我们广大中国观众的观看吗?并且英文是横写的,还要弄个横字幕,那样会给观众的视界里多添一份杂乱。
总之,我以为在说明书上印上英文那是可以考虑的,将剧情简介、人物演员,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都一一翻译印上,但这已足够,完全没必要再去弄个英文字幕。当然,假如是到外国去演出,那是送戏上门,对象目的都不同了,那是另一回事了。
有这类提议其实也说明我们一直太崇洋了,中国人到外国去都是学人家语言说人家的话,而人家来中国了我们却仍然要用外文去联络巴结,讨好到简直有些过分,超出了适度线,没了自尊心。这已是很长时间来国人的心理通病了。(2008.3.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