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报道得知,新建的轨道交通线上,有的站台竟然和车厢高低相差10公分,运行几天来已使好多人遭殃,轻的只是别一下脚,重的已造成小腿皮肉擦伤。乘客反映了,媒体也报道了,可那相关单位担着责任的人,却左一条右一条地摆说着几数条理由,都是客观原因,就是没承认他们自己有错。
任何一项工程都定有质量标准,以及可允许的最大误差范围,地铁是现代化交通工具,自然也有它完备的一整套工程质量标准。难道这10公分的落差是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之内?问谁谁都不会相信。既然不符合质量标准,作为产品而言,那就是不合格产品,就是次品。可它怎么就通过了质量检查并被允许运行了呢?
假若说工程本身没问题,出现此现象是由于车辆不匹配。那怎么能允许带来如此不安全因素的不匹配的车辆投入运营呢?且不是拿乘客的人身安全开玩笑?
从记者拍下的镜头中看到,很多人上车时都被绊了一下,一个老人的脚还陷进了站台和车厢中间的缝隙内,靠了旁边人帮忙才把脚拔出来。这还不是人流集中时,倘若人潮蜂拥而来,那时谁都看不到、顾不上脚下了,必定会被绊磕,那将是多么危险的场面啊!
此次是三条线一起赶在07年年底前通车运行的,还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想来问题根源就在此了。人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成预定指标、为了要“秀”一下,谁也不愿承担拖后退的责任。故而明知尚存问题,运行条件还不符合安全标准,但也顾不得了,先开通再说,先剪彩再说,问题么以后再慢慢解决。
记得几年前报上曾大声宣扬过,说今后不再搞建设工程的“献礼”、“赶进度”之类事了,一切从客观出发,实事求是,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但愿上下都还没忘记,此次的问题与此无关。
据媒体报道,除了落差10公分这一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外,其他大小毛病和问题还有很多。其实只要细心些,稍微给些时间,如指示标志不明晰这类问题原本不该成为运行之后的问题的。
问题已经明显暴露在那了,只希望能尽快解决之,别再像上次那样,屏蔽门夹死了人再来追究责任再来修补漏洞,那时一切都晚了。(2008.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