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权威人士”

(2007-06-24 12:14:59)
标签:

杂谈

权威人士

有关方面负责人

官员

公开透明

分类: 杂谈杂说

       在媒体报道中,常会有“权威人士”、“有关方面负责人”等语焉不详的代称,由他们来发表一些关乎当前政策措施的言论,或澄清或辟谣、或释疑或解答。相信它吧,没职没名的,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不相信它吧,媒体上的词句都是言之凿凿,不容你不信。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权威人士”?部长?处长?也许只是掌管某项具体业务的负责人?既然不愿透露,也就没必要硬去给这些词汇划定它的内含身份了。
       时间长了大家也渐渐明白理解了,有些话囿于时效性而不得不说,但对其影响和后果又没有把握,暂且就用这类模糊名份发布,这可为以后的纠错、更正留下些余地,同时也避免了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只是,说话者是避了险,回旋空间也扩大了,却苦了民众,在信与不信间犹豫再三而无法做决断,比如前些时那次先是否认提税一周后却宣布调高印花税的事。
       其实,公布说话人的身份职务,是于上于下于民于官都有益的。什么样的职务说什么样的话,谁说的话谁负责,这样既透明,也增加了公信力,公众自可判断这些话的可信度和效用性,即便以后出了问题,也可找到承担责任的人,不至于影响整个国家机关的公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一切都应该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公开才好,这是“权威人士”们不应躲闪回避的问题。(2007.6.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证券公司门口
后一篇:日本女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