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于丹,是在陕西卫视的《开坛》节目里,当时即被她的学识和语言才能吸引,一下就记住了她。
她作为嘉宾几次出现在那档节目,既分析电视传播功用,也探究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在该栏目众多的高水平嘉宾中,她的表述能力、语言的滴水不漏、说者与听者的感应,都是最佳的。每次即兴发言,都是一气呵成,没有废字多余字,全录下来就是一篇无需修改的美文,实在让人心服口服。当时尚对她知之甚少,但已敬佩了她的学识和口才。
随着她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引起轰动,她的书又顺势风靡全国,成了大热门畅销书,再紧接着又有十位博士联名出来评论指斥她,从而使得她的大名在稍有点文化的人中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如此,对于她的报道也就多了起来,我也就或多或少地知晓了些她。
前几天又从《鲁豫有约》里看到了她,也就又知道了她的一些小时候和小学、中学、大学时代的事。原来她一岁认字,上学前就看了《西游记》、《红楼梦》、《论语》,难怪那些古文古诗她都背得那样的滚瓜烂熟,都不用思考回想,一开口就吐出一连串。这份童子功谁能企及!既已熟读了那么多精妙美文,就是不会说的也会说了、不精彩的也变精彩了。思维条理的清晰、文词语句的精准、人文百事的通透,一清百清,一通皆通。听她的讲解、听她的课那实在是既可长知识、得益多多,而更是一次享受。
至于那些说她谬误的,我等也不是专业学究,无从考证辨别。不过就普通人而言,就那么点知识和能力,多听于丹定不会错到哪去的,故而决不必有什么被误导被引入歧途的担忧,这是真实的。(2007.5.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