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大新闻无疑要数16日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杀事件了,23岁的韩国学生竟一下枪杀了32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枪击事件,举世震惊。
我国各媒体也是连日跟踪报道了此事,从大经过到小细节,报道量不可谓不大。有三条新闻印象深刻。17日该大学举行了悼念仪式,美国总统布什和弗吉尼亚州州长参加了悼念活动,布什还发表了讲话;电视新闻里将几位遇难者的大照片一张一张连放,看着这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直让人欷歔不已;以色列76岁著名教授用身体堵住教室的门让学生顺利逃生,自己中弹身亡。
看到了这些,就不免联想我们自己。我们虽没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但一次次的矿难,死亡人数更多。这两者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既可比又不可比。相同的是,都是遭飞来横祸不幸遇难,死亡人数都很大,不同的是,那边遇难的是天之骄子,这边遇难的是最底层的卖苦力者,那边的一个个都有详尽的身份资料,这边的好些人死时连姓名籍贯年龄什么的都无人知道。所以那边举行了颇为隆重的悼念仪式,把它看成国难一般,总统州长都亲临参加,布什在讲话中说,这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悲哀的一天,也是整个美国为之悲痛的一天。并下令所有联邦机构降半旗为遇难者致哀。我们这里从来没为矿难遇难者举行过哪怕小一点的悼念仪式(至少媒体上没大力报道过),同样是生命,珍视和漠视反差明显。那些个矿难遇难者,当他们被突然剥夺了继续生存的权利,我们的媒体为什么不也多关注一下,也将他们一一向世人作一下介绍、让人们记住他们?毕竟他们作为一个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毕竟他们是在为谋生而努力工作时遭遇横祸的,更而且他们是我们的同胞兄弟。
当那位著名教授堵枪眼时,他是肯定来不及去作什么生命的价值比较的,他或许只是出于本能:同为生命,他应该让别人多些生的可能。这又不得不让人回想起十多年前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市那场活活烧死了三百多人、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小学生的大火,在当时那样危急关头,不就有人竟喊出了“让领导先走”这样的让世人耻笑的行政式号令吗?对于生命价值的差别观暴露无疑。
人常说,看人,在平常状态下是看不出其本质的,谁都冠冕堂皇谁都会口吐豪言壮语,只有到了关键时刻,面对了利益得失、生死存亡,人与人的本质差别就顿显出来了,那是块试金石。(2007.4.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