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广播里又听到了新华社发文评说股市,心里又一阵发毛。
证券交易市场本该是绝对的市场经济下产物,是最自由的市场,可我们的股市走过了近二十年,却仍然摆脱不了政策市的印记。鉴于已加入WTO,开放程度高了,又鉴于股市的极其敏感性,现在政府部门、官员已不太就股市发表什么意见了,连几年前比较积极评说股市的《人民日报》也鲜见这样文章了,可新华社近一年里却时常发文评说股市。
都知道,新华社是官方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所说的话也就不仅是简单的新闻报道,所以,人们就会很自然而敏感地去分析其文章背后的含义。理当是最自由的证券交易市场硬生生被烙上了官方意志的大红印。
文章中更是借别人的嘴说出了“风口浪尖”、“见好就收”、“坚决撤退”这样的词,不知算是朋友式的规劝?还是政府的忠告?亦或是过来人的礼节性提醒?更或是市场管理者的警告?真是费解。可股市跌到一千点时,并没人发文叫大家“见低就买”啊。
股市十几年间,红红绿绿、生生灭灭,牛熊无序、跌宕起伏,赚时不知何以能赚,输时不知为何会输,一切都混混蒙蒙,只靠了运气和勇气、狡猾和狡诈。其实我们的股市最要紧的事是制度建设,该管的就要严管,该罚的就必严罚,而这些方面恰恰做得最糟糕。
我国历来长官意志极强,根深蒂固,既有历史传统,也有现实需要,所以,唯一可企盼的只能是官方或半官方者所发言论尽量少些、再少些,平和些、再平和些,明智些、再明智些。(2007.4.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