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座小而完整的聂耳纪念广场。
那年七月,我在东京新宿乘上小田急线电车,跟着一日本老人先去看了一家养老院,然后独自来到了神奈川县藤泽市的鹄沼海岸,却费了好一番寻找,才总算看到了路对面高高耸立起的聂耳纪念碑。身为一个总感觉有些共鸣相通之感觉的中国人,牵记于他孤零零在异国的遇难地,心里一直惦念着定要去看一看他心祭一下他的。
纪念广场不大,背靠沙滩、大海,两边是一人高的围墙,右边围墙下是郭沫若题写的“聂耳终焉之地”石碑。当中是淡青色的平台,既像指挥台,又像乐谱架,平台后面是聂耳的胸像浮雕。
纪念广场建于1954年,同时成立了聂耳纪念碑保存会,胸像浮雕则是八十年代新建立的。碑文上用日文写道:“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作曲家聂耳的临终之地。他于1935年7月17日在这里避暑游泳,在波涛中身影突然消失,成了不归之客……”聂耳纪念碑保存会会长、藤泽市市长叶山俊在记述纪念碑建造经过中写道:聂耳是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及现代中国音乐的先驱,他的像永远在这里洋溢着微笑,相信这将成为日中友好的基石。
我默默无言,在小小纪念广场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将这里所有的文字、石碑、树木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旁边有对老年夫妻也在认真看着每一篇文字。最后,我致个注目礼,向聂耳像告别。我来过了,了却了一个久远的心愿。
(此文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刊登于上海某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