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家卫视台看到一档节目,是几个节目主持人和曾参加过选秀赛的年轻人聊谈选秀节目的幕后故事。说到一位新疆女孩在某一赛区排名第四,没能参加最后的全国总决赛,之后她母亲向大家透露了她家已为此化去11万元,其中4万5千元是用在手机短信投票上的,共借债9万元。
几人还纷纷揭露参赛选手如何花钱收买粉丝,叫她们投票、来赛场举牌喊叫捧场等等,有的选手更亲自在赛场后台操练辅导粉丝们如何列队如何尖叫,雇学生最便宜,只需管顿盒饭就行。有这样的商机也就同时诞生了好些为选手一条龙服务的经纪公司,只要给钱,他们能帮你拉票能帮你找人造气氛,出多少钱办多少事,什么都能为你做。
现在的体育、艺术早已被市场经济之手操控了,而大众娱乐更是逃不脱商家们掘金发财的欲望黑手,所有的参与者都只是为了赚钱,互相利用互相抢食。
以前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选秀也正走向这条路,谁财大气粗,能扔出多多的钱,或许就会“金钱不负有心人”,而导演们也有自己的目的,想尽办法让漂亮者人气旺者保留到最终决赛。
真为那些把这一切都当真了的天真的孩子们可惜了。当参赛者的选票数排名不断在上下跌宕时,一些人就以欲挽狂澜之声势不停发动各团队的真粉丝们快快为自己喜欢的人投票加油,网上发贴的往往就是几个操控者,而那几个穿着盛装艳服像是全能的主持人,更是推波煽情,十分钟前还在鼓动大家为那人投上一票,十分钟后又号召大家为这人送去支持票,那一元一元的钱即从各个手机里源源不断地送出,分落进几个固定的口袋里,有些人在偷笑。
其实这些事是早就猜想的到的,只是经了这些亲历者明白无误地说出来,感觉更可怕了一层。忽然发觉原来大家都是在骗,你骗我我骗他他骗你。那些电视台导演编辑们在市场上买到了假货,将人家曝光于荧屏上,义愤填膺指斥一番,可他们自己又以同样手法策划制作出一套伪善真人秀节目去骗别人的金钱、时间、感情,形式更隐蔽,影响更恶劣,连感情也被骗了去,这与那些以普通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小贩有什么两样。还有人告诉我,别的专栏节目也有化钱雇人来演真人戏的,声泪俱下编说一个情感故事,以博取观众的收视。
有人说,或许我们该学美国那节目,投票全免费,但那样的话,那投票电话非被真假粉丝们打瘫痪不可。这里是中国,争名夺利欲太强,诚实守信度太低,国情不一样。就输赢损益几方面稍稍一盘算,觉得此类选秀节目还是就此止步为好。(2006.10.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