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得感悟 |
8月5日的《文汇报》刊登了阮仪三教授的《西北古城》一文,说是摘自其新书《古城笔记》。读罢发现阮教授在文中竟将"夏"和"西夏"混为了一谈,完全搞错了。统万城是1500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北朝16国之一的“夏”的都城,没错,但他同时在文中又多次将其说成是“西夏”的都城.
“夏”和“西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期的国家(或者说政权),风马牛不相干,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西夏”是专指和宋朝同时期的建国长达189年的那个北方大国,它的都城是今天的银川,元首是李元昊,而赫连勃勃只是“夏”的首领。
我未看他的原书,但从文汇报上几次出现这问题来看,并不象是排版错误,所以真有点遗憾于为保护古建筑而奔走呼号的阮斗士竟然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夏”和“西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期的国家(或者说政权),风马牛不相干,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西夏”是专指和宋朝同时期的建国长达189年的那个北方大国,它的都城是今天的银川,元首是李元昊,而赫连勃勃只是“夏”的首领。
我未看他的原书,但从文汇报上几次出现这问题来看,并不象是排版错误,所以真有点遗憾于为保护古建筑而奔走呼号的阮斗士竟然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以下略微附上一小段其原文:
一九八○年,为探访西夏古都统万城,从铜川弃火车北上……眼前迎来的是一座洁白色的城堡,屹立在沙漠之中,这就是北朝十六国之一的“夏国”都城——统万城。
这座古城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该城在历史学与地理学上都很有名,一是西夏国的首都;二是被沙漠淹埋了的城市……据说西夏首领赫连勃勃当年在督造城墙时……
前一篇:行万里路
后一篇:《桂枝香·新安江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