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2023-08-19 16:36:34)
标签:

旅行

太仓博物馆

《大元瓷仓》展

文化

历史

分类: 行万里路
继续享受。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庄边窑。宋朝我国正式进入瓷器时代,景德镇也因为所产青白瓷出名,被后人牢记。而在当时,莆田庄边镇也受当时浙江龙泉窑青瓷和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的影响。宋元期间,庄边镇建立了瓷窑,莆田的庄边窑属于龙泉窑系,考古证实,莆田古窑烧制的瓷器运到我国的南海诸岛和亚非许多国家。在菲律宾内湖省出土的大批宋代陶瓷中,也有庄边窑青瓷;在日本镰仓时代的许多遗址中出土的“珠光青瓷”,同样有庄边窑产品。

1958年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了大量瓷片;2015年,莆田市公布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庄边古窑址也列位其中。省文管会调查结果显示,庄边窑建于宋代,范围约10万多平方米(约150亩),文化堆积厚度为2~6米”。庄边窑遗址分布在三座山岗,即庄边镇龙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铁店窑。北宋晚期的战乱,使得大量的北方窑业工人南逃,北方窑场先进的瓷器烧制技术得以在南方迅速传播,浙江金华铁店窑就是较早受钧窑工艺影响的瓷窑之一。铁店窑钓窑产品最早出现于元代。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打捞出元代沉船内共打捞出陶瓷器共计6463件,其中钧釉瓷器94件,有三足水盘、注子、花盆和露胎囊形壶四个品种。韩国中央博物馆首席学艺研究官郑良漠认为打捞出的钧窑类型的瓷器“与元代北方钧窑生产的瓷器不同,它们似乎是受北方钧窑影响的南方窑生产的”。20世纪80年代初,古陶瓷研究者通过对铁店窑的全面调查,确认了新安沉船中钧窑类的瓷器的确是铁店窑的产品。铁店窑器物的胎骨呈深紫色,露胎部分呈淡紫色。大部分产品素面光洁,但在一些碗、鼓钉洗的内底刻有“福”字铭文或团花图案。铁店窑钧瓷产品装饰粗犷大方,有捏压的鸡冠花纹,俗称“木耳边”,应用在花盆一类器物的口沿部分,而锯齿纹则运用在花盆下腹部,它是先用泥条盘贴,然后捏压成锯齿状;另外还有模印粘贴兽头足、鼓钉纹以及划纹、弦纹等。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磁灶窑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市磁灶镇。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于1956年被发现。各窑址都出土了大批瓷器和窑具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有26处,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最有代表性的金交椅山窑址,其年代为五代至南宋时期,出土有多种器形的青瓷和酱黑器。磁灶窑产品在日本和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发现,从而证实磁灶是闽南地区生产外销陶瓷的重要窑场。磁灶窑址为研究磁灶窑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1961年,福建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茶洋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东南约25公里的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窑址分布于闽江北岸、南福铁路北侧的山岭。1980年3月,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分布地点有大岭、安后、马坪、生洋、碗厂、罗坑等。经多次调查,采集标本主要是瓷片和窑具。瓷片有青瓷、青白瓷、酱黑釉瓷以及绿釉磁等,器形有碗、盘、碟、洗、杯、盒、壶、罐、瓶、炉、盏托、水注、执壶、器盖及动物模型等。青瓷、青白瓷的纹饰有篦划、莲瓣、卷草、花卉、水波、双鱼、团菊及釉下褐彩等;黑釉瓷装饰有弦纹、曲折纹、花卉、叶脉、几何形剔花以及少量兔毫斑等;绿釉瓷有釉下彩绘花卉。窑具主要是漏斗形匣钵、复烧组合支圈以及束腰式支座、半圆和圆饼状垫具、小型垫饼等。1995年11月至1996年2月,省文物考古队对大岭、安后两处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大岭窑址发掘面积280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5座、工栅遗迹一座,出土一批陶瓷器及窑具。大岭的窑炉皆为砖构长条形斜坡式龙窑;出土的遗物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绿釉瓷,新发现的器形品种有枕、灯和器座等。安后窑址发掘面积约320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6座,窑炉结构与大岭同类,出土的瓷器中,除以往调查发现的之外,还有灯、炉、俑等。出土的黑釉深腹茶碗,与日本传世的茶道具中著名的“灰被天目”茶碗相同,因而解决长期未能明确的产地问题。而黑釉浅腹茶碗则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黑釉浅腹碗相似或相同,从而证实这些茶碗产自茶洋窑。茶洋窑址的调查与发掘,初步揭示其融汇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磁州窑等几大窑系制瓷技术的丰富内涵。黑釉茶碗在日、韩发现的事实表明茶洋窑的部分产品当时已行销海外。因此,茶洋窑对福建省乃至中国陶瓷史、陶瓷贸易史及海外交通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82年该窑址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东张窑。窑址位于福清市东张镇石坑村厝后山和邻下村宫后山两处,是福清80年代发现的陶瓷业遗址。该遗址方圆2平方公里,地表散布大量漏斗型匣钵、瓷片、垫饼、支柱、支圈等遗物。在邻下村后遗有砖窑基残迹。该窑址为南宋福建四大瓷窑之一(同安、泉州、福清、连江),以烧制青瓷和乌金瓷为主,产品有各式碗、盏、碟、盘等,主要销往海外。宋窑的发现,弥补了地方文献记载,为研究福清宋代手工业陶瓷品工艺提供实物资料。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所谓“古船”。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从确定太仓之行,就一日数次地看天气预报,7日那天的总是大雨暴雨的。忐忑着也心存侥幸着说“到时候看”,却足够幸运一天都没掉点。下午五点博物馆关门,我上车前往虹桥机场,雨真的如约而至,但是既不大更不暴,而且时长也就十分钟。送我的朋友返家也平平安安。但是次日确实暴雨如注了。

悠闲地在贵宾室吃饭、吃药、歇息,按时登了机。毕竟难得“全福”,航班要推迟起飞,这并不稀罕,要命的是空调完全不制冷。乘客、机组都因此而人仰马翻了,送水、送冰块、送冷毛巾,让到厨房敞开的冰箱前降温,引到开着的舱门处通风,自制扇子人工吹风。一度,机组交涉说因为制冷无效乘客要下机,地面都来准备卸行李了,然后又峰回路转要起飞了!

终于熬过,到家两点。
太仓,九违了:太仓博物馆的《大元瓷仓》展(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