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2023-07-01 06:42:27)
标签:

京城怀旧

孙岳墓

北京市重点文物

北京老年医院

历史

分类: 思一心事
尽管没有任何标识,资料显示这座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建筑,就是冯玉祥为孙岳建立的纪念馆,传为梁思成设计。该建筑坐北朝南,中部建筑为中式建筑形式,从外部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为传统的歇山顶,下层为四柱三间、前出有廊、后有抱厦形式,檐檩间绘有苏式彩画。东西两侧筑有高大的城堡式山墙,将中式建筑屏护其中。建筑内部为一层,墙壁间镶嵌有许多国民党要人题写的纪念孙岳将军的石刻挽联、匾额及碑碣。正面墙壁中间为潭延闿所书的汉白玉石刻挽联,内容为“刻石为传千古志 盖棺稍慰九州同”左侧嵌有何其巩撰书的“高阳孙禹行先生墓碑”。右侧是冯玉祥撰书的陆军上将国民政府委员孙君神道碑”。东西两侧墙上,还镶嵌有蒋介石、韩复榘 李调生,何其巩,何应钦,郑洪年,唐悦良等人题写的纪念匾额。

整理资料时一直不解,在滦州起义英烈中并没有孙岳(孙禹行),为什么还有他的墓和碑亭,抽空查了资料,才知原委。 

孙岳(1878年-1928年5月27日),字禹行,直隶高阳(今河北高阳)人,明朝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后裔,民国将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孙岳到保定参加院试,考中秀才。后见清廷腐败,渐生反清意识。早年曾因杀一地痞,出家为僧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光绪三十年(1904年),保定武备学堂招生,孙岳身披袈裟应试,因成绩优秀被录取,毕业后在北洋陆军第三镇任炮兵排长,后任三等参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岳又入陆军行营军官学堂(后来的陆军大学)第二期速成科进修,毕业后仍回北洋第三镇,任第九标第三营管带、二等参谋兼将校研究所教官。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北方支部领导人之一。

宣统三年(1911年),孙岳与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策划滦州起义。由于有人告密,在起义前夕,孙岳被革职。其后,孙岳南下投奔革命党。孙岳深受孙中山黄兴等器重,被委任为苏、淞、宁、杨、镇五路军总司令,驻长江以北,同清军作战,曾在徐州宿迁一带重创张勋的“辫子军”。此后,孙岳被任命为陆军第九师师长。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岳被江西都督李烈钧招聘,任陆军第十九师师长(一说参赞军务)兼督办庐山牧场。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孙岳任北伐讨袁第一路军总司令。失败后,与李烈钧亡命日本。不久,孙岳秘密归国,隐居陕西华山。其间,与胡景翼相识,策划响应护国战争1917年投奔直系曹锟,先后参加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京畿警备副总司令。

民国十二年(1923年)10月,孙岳下令讨伐曹锟,孙中山部下的李石曾访问孙岳(孙岳和李石曾在是滦州起义以前就相识)。当时孙岳自身也受到吴佩孚的压迫,遂承诺投向孙中山方面。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孙岳和冯玉祥在北京南苑秘密会谈(后称“草亭密议”),结成政变同盟。之后,孙岳又联系了胡景翼。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孙岳被曹锟任命为京畿警备副司令,负责北京的治安。同年10月19日,冯玉祥乘吴佩孚军开到前线之机,发出指示,并回师北京。23日,孙岳和鹿钟麟(冯玉祥部将)控制北京,开门放冯玉祥部入城,将曹锟囚禁在延庆楼,史称北京政变北京政变的成功,受到南方革命党人的欢迎。孙中山为此发电致贺:“义旗聿举,大憝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幸,建设大计,即欲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后任国民军副司令兼国民军第三军军长、河南省长、陕西军务督办、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

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27日在上海病逝。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大门紧闭,从门的玻璃望进去,似是老年医院的文化展室。根据院里老人的介绍,里面有蒋介石的题词,经查就是这里的“河朔殊勋”。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孙岳墓是北京市文物。可能因为正在维修,拉绳不许入内。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孙岳墓占地面积五万余平方米(约八十亩),坐北朝南,墓四周建半椭圆形月台。墓为黄土堆坟,墓前立有张继撰文、沈尹默书写的墓志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院内还有两处他的碑亭。墓园正前有四角攒尖顶纪念碑亭1座,亭中立“ 孙禹行先生纪念碑”。墓园西侧,建有一座八角石柱攒尖顶纪念碑亭,刻有“孙公禹行纪念碑”。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这是徐永昌题的。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墓园西侧,建有一座八角石柱攒尖顶纪念碑亭,刻有“孙公禹行纪念碑”。山顶上还有一个大型纪念石碑,刻有“督办直隶军务并省长孙公禹行纪念碑”。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网上资料称,《京西古道》一书记载:温泉村东南有显龙山,山脚下有子孙万代茶棚(天仙圣母庙),是一座妙峰山香道的茶棚,庙建于明代,天仙圣母庙旧址,应该在孙岳墓八角石柱攒尖顶纪念碑亭的西侧,过去曾是走山路进出温泉的必经之路,现为老年医院的老干部活动站。这里后来曾作过孙岳墓的管理房,现已复建一新。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在院子里也跟人闲聊医院的历史。据说建于1949年,前身是华北局第三干部疗养院,本来位于颐和园的湖心岛,后迁至温泉,又改为胸科医院,2001年改为老年医院,现为三级,有床位1000张(路人所说,正式数据似应为800张)。环境还不错。

关于温泉镇,也有点意思,原本是包含温泉村、白家疃村等在内的7个村。温泉村最早叫石窝村,金代时有了这个名字。《日下旧闻考》这么记载“石窝村一带,灵渊神瀵随在涌现,不可枚举也”。在《帝京景物略》里,描述温泉村的温泉为:“北山十里,平畴良苗,温泉出焉。泉如汤未至沸时,甃(音同皱,意为井)而为池,以待浴者”。明代毛锐在他的《温泉》诗中更是写道“泉到兹泉异,温然熟水窝……蒸蒸来浴者,垢净定如何?”。近代,李石曾在温泉发展中起了作用,他在法国目睹了温泉的广受欢迎,回国后常来温泉地区看望同盟会时期好友王崇义,还专程到这里的泉眼取了水样,派人送到当时天津的北洋大学实验室去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这里温泉水的成分、矿物质含量,和法国香湖温泉的成分几乎一模一样!他向各界筹款,建了十几间房子,把温泉水引到房内,这就是最早的温泉疗养院,由西医大夫何绍文任院长。他还协同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发起成立温泉同治会,宣传洗温泉的好处。一时,温泉疗养院名声大噪,很多社会名流、达官贵族闻名而至,汪精卫在这里专门盖了别墅,蒋介石也曾来视察、泡温泉。张学良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时,也曾携赵四小姐住过温泉明秀山庄。1924年整修山前的温泉池改称圣水堂,成立天然疗养院,李大钊化名曾住在此院。

后来,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开始急剧下降,温泉逐渐干涸。

京城怀旧495:孙岳墓及纪念碑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