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怀旧489:东皇城根南街32号

标签:
京城怀旧东皇城根南街32号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思一心事 |
从北海公园南门出,我不假思索地上了103路,却被载到了骑河楼。于是就势沿东皇城根南街向北溜达。看到两座藏匿着却难掩气派的屋顶,再继续前行就看到了标牌:东皇城根南街32号、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于是自然会满怀好奇地溜进去看看,曲里拐弯一圈走下来花了半个小时,可以想象当年是多么豪横。查了查,有人的描述是,东黄城根南街32号院是一处颇具特色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大门宏阔,一看便知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一定是非富即贵的。若进到院内,您会发现院内回廊宛转,假山灵秀。整座院子被分成6个院落,为东西两部分。东路大门向西开,为三间,门外有大八字影壁。西路院,院中有一极精美的垂花门,虽然现在是褪尽铅华,但是依然难掩当年的风韵。西院东有假山,山上砌有
二层小楼,沿假山南侧可循梯而上,原来北面也有假山、石梯,但后来拆除了,移建在东单公园里。现在在两院里还留有部分假山。笔者去院内探访时曾沿阶登上假山,登高俯瞰整个宅院尽收眼底,其院内建筑规模之大一点不逊于王府。
它的过往也充满曲折,另一篇资料中有叙述:东皇城根南街32号东皇城根南街俊启宅,初为清光绪年间内务大臣俊启的私宅,俊启曾任粤海关监督,任职期满回京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8年在皇城东墙外小草厂置地十亩,建起这座占地7000余平的大宅,因与李莲英生隙,且房子建的确实比较高调扎眼,就此埋下祸根,光绪9年遭御史刘恩溥弹劾,称其“行止不端,玷污名教,其事甚猥亵,且多暧昧。”具体事由不知,但被弹的奇狠,加上宅子和李的前因,俊启被连降三级,于光绪11年郁郁而终,房产遭查没,慈禧将其赐给了三等承恩公叶赫那拉·德善,那是她的亲侄子,也是她弟弟照祥的遗孤。
之后,德善家道败落,其后人将宅子卖给了京汉铁路参赞、福建人柯贞贤,柯早年留学法国,后曾在比利时驻华的华比银行担任要职。
其入驻改造后,将此宅命名为“澹园”,成为当时京城闻名的私家花园,他在自著的《澹园记》中曾自得自谦的写道:“买宅城东,有园一亩,亭榭花石,颇足赏览。因增新之,朝晖夕霞夏,徜徉于斯。虽不宽广,亦聊可自怡。因名之曰澹园云”。建国之后,成为机关单位宿舍,2011年入第八批市文保。
宅院多年来变化不大,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私搭乱建极其严重,围着老房几乎盖满,格局上看,院落也与常规宅府不同,坐东朝西的六套院落呈曲尺型,有点怪异和别扭,东路院落为住宅,西路为花园戏楼,东路的三开间卷棚正门开在南侧偏东,正对八字影壁,其西至东黄城根南街的位置可能为门前的空场,现在空场盖上了楼,影壁尚存,与南边公厕相连,此门头对于俊启而言逾制,但也可能是德善进驻后改的。 东路住宅分为东、西两组南北向的四合院,原有垂花门和游廊,后已拆除。西路院落内有假山、叠石、古树、二层硬山绣楼、勾连搭悬山戏楼、一殿一卷老垂花门等可观,其中北假山在建国时拉去了东单公园,人力推车运了小半年,北侧有开在东厂胡同的后门。这套宅院显著的特点是动静有别,老檐木构山石雕花柁头彩画,以及不甚规则的院落布局。
才发现这里有个正门,两重,一位老者热情邀我进去看看。
后一篇:畅神集--刘明康绘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