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次江西,一路阴雨一路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标签:
第22次江西一路阴雨一路趣安源路况工人运动纪念馆历史 |
分类: 行万里路 |
“第22次江西,一路阴雨一路趣”的最后一天,雨似乎住了,我们去看安源路况工人运动纪念馆,这个宏伟的建筑带着鲜明的五六十年代建筑特点,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遗址陈列室。1968年兴建陈列馆,1969年开放,1984年8月改现名。它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大楼高24米,长100米,宽30米,系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间建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边是红色瓷砖组成的五星红旗和大型有机玻璃火炬灯。大厅门口有6根用大理石砌成的方开型大柱,高约14米。
1957年7月1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3件,不可移动文物共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主体大楼纪念馆陈列大楼位于安远镇陵园路,陵园路向西南方向延伸,陵园路上由北到南分别是烈士纪念馆、牛角坡52号、补习夜校旧址。烈士纪念馆东南方向是总平巷路,总平巷、八方井四十四号、大罢工谈判旧址依次由北到南分布在总平巷路,陵园路对面有条平行的正街路,消费合作社、半边街广场、盛公祠由北到南分布在正街路。我们只看了主体大楼。


根据网上资料,安源煤矿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也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清末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时为中国十大厂矿之一。安源煤矿的正式称呼当时叫萍乡煤矿,从选址到聘请德国工程师到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是扬州人李寿铨。中共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安源作为工人运动的基地,先后派李立三、刘少奇来安源开展革命活动,成功组织和取得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并把它建设成“无产阶级的大本营”。在当时,罢工大多被武力镇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之所以取胜,和同盟会出身的李寿铨暗中默契有关系,萍乡煤矿的所有权是北京中央政府,而在安源的经理层都没有股权,他们只要求工人不要破坏设备,结果双方达成妥协。
1939年因日寇侵略,安源煤矿被迫停产关闭。抗战胜利后,安源煤矿与高坑煤矿局合组为赣西煤矿局。1949年后,改称萍乡矿务局,隶属煤炭工业部。安源煤矿1954年在废墟上复矿,通过改扩建工程,年产达90万吨,成为萍乡矿务局七座矿井中最大的煤矿,仍在萍矿集团中发挥巨大作用。目前仍在生产。
安源煤矿可以看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缩影,在这一社会转变中,与农村联系最多的煤矿产业工人的命运最为独特。安源路况工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经是全国企业中数量最多的,他们有光荣的光荣传统,先后参加过同盟会组织的反清起义,支援过北伐战争,还有很多工人参加了红军,并成长为高级将领。











李求实作为左联五烈士,名字并不陌生,却不知道他在安源工运中的贡献。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武汉主办《日日新闻》。1922年12月至1923年1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北临时区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3年8月到南京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3年冬调上海团中央工作,任《中国青年》编辑,并撰写大量文章。1924年7月至8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农工部代理主任。
1924年夏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10月至1925年1月任中共第四期旅莫支部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至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莫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主任。1925年4月至1925年夏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莫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国班党支部委员。
1925年夏回国,在上海团中央工作。同年秋调河南开封工作。1925年10月至1926年3月任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豫陕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宣传委员。同时在中州大学任教,参与组织河南书店,团结统一四个青年进步组织,成立河南青年协社。
1926年春回到上海,4月至7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传部主任,并再次主持《中国青年》的编务。1926年8月调广州任两广团委宣传部部长。9月创办并主编《少年先锋》。1927年1月经上海赴长沙,任湖南省团委书记。1927年4月赴武汉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出席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5月至7月当选为中国共青团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1927年5月之前任中国青年周刊主编。7月赴沪安排团中央机关由武汉转移上海事宜。在上海期间,创办并主编《飞沙》刊物。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和1928年7月起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委员。1927年8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同年8月至9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苏省委员会负责人。9月调至广州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南方局书记。因反对“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被共青团中央扩大会议取消共青团中央委员资格,受到留团察看半年的处分。同月回到上海,在革命文艺战线上从事工作。1928年夏处分撤销,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工作,再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并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青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缺席当选为团中央委员。1929年4月17日《上海报》创刊,李求实是主编,谢觉哉是编辑,秦怡君是交通员。报纸秘密印刷,公开出售。夏天,印刷厂被破坏,报纸改名为《天声》、《晨光》、《泸江》,继续出版。
1930年2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委员。931年1月对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决议提出反对意见,遭到党内“左”倾路线打击,被扣上右派的帽子。同月中旬因叛徒出卖被捕,月底被转押至龙华警备区司令部看守所。1931年2月7日被杀害于上海龙华。 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为其平反。 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著有《革命歌集》、《小品文杂感集》等。经网上查找,李求实和陈修良有恋爱婚姻关系,天各一方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