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怀旧446:菖蒲河公园

标签:
京城怀旧菖蒲河公园东苑戏楼绿荫芳庭杂谈 |
分类: 思一心事 |
从朋友圈获知皇城艺术馆有个周恩来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图片展,有了挺浓的兴趣,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艺术馆。
一番在手机上的操作后,约到了国庆前一天的时间。虽然担心广场活动可能会有影响,却没有从公众号看到任何通知。于是我匆匆忙忙紧紧凑凑,公交加出租,总算在规定时间前到达。但还是被挡驾了,而且没有任何关于补救的合理建议。没得可说,只能转头去走走菖蒲河公园。
是从所谓的“备用路线”南河沿进入的,经过了欧美同学会,想起当年也曾热情参加过那里的活动。


那一带还真是有点天子脚下的神秘特点的。北京菖蒲河公园位于天安门东侧,开放于2002年9月。菖蒲河,又名外金水河,因河中生长菖蒲而得名。菖蒲河系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东段(清代称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外金水河为菖蒲河),是皇城水系组成部分。河由西苑中海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再沿皇城南墙北侧向东汇入御河,全长510米。菖蒲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过太庙的出水道。
20世纪60~70年代,填平河沟,改为街道。但破旧民房倚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而建,严重影响文物安全;河道填平又导致重要史迹的丢失。2002年东城区斥资全部搬迁河道两侧居民,拆平后挖出菖蒲河故道,恢复了水面,标志出天妃闸,亮出了南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将这里建设成一处依托历史遗址,富有古典风格的城市园林。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河道全长510米,水面宽12米,水深1.5~2米,与天安门前的金水河连通。四座形态各异的人行桥横跨河道之上,河道中已放入了1000公斤锦鲤和红鱼,河边保留有60余株古树,并新种植了大量花草和树木。整个公园的绿化率达65%。绿化建设与复建古迹相结合,营造出"红墙怀古"、"菖蒲逢春"、"天光云影"、等景点。还看到有信息说那里是老年人相亲的场所。


网上的介绍:东苑戏楼是一座庭院与传统戏楼完美结合的建筑,室内布置古色古香,艺术氛围浓厚,除进行经典传统戏剧演出外,还将进行戏曲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同光十三绝”的京剧演出,将成为戏楼的保留曲目;戏曲文化展示,将使戏楼成为一座戏曲博物馆。
北京戏曲艺术的发展和戏楼的繁荣鼎盛是分不开的。早先的京城戏楼主要有宫廷、王府、会馆三大类,而会馆就是民间戏楼的典型代表,它们多藏身于如今的北京西城区。
东苑戏楼所在的菖蒲河公园一带,历史上是“东苑”的一部分,东苑本是明初由明成祖朱棣所建皇家花园,明英宗时在此建成皇史宬保存皇家档案,清初多尔衮在废墟上建起睿王府,康熙将其改为玛哈嘎拉庙,乾隆年间扩建并命名普渡寺。经历历史的风风雨雨,绝大部分历史建筑已毁,东苑戏楼,就是在这片历史遗迹上建起来的。戏楼院子里有两棵大枣树,一棵300多年,已经枯死,黑色的树干虽然失去了生命,但是姿态遒劲,像一件艺术品。一棵100多年,现在树上结满了椭圆形的青枣,满树都是。大门紧闭我们不得其门而入,听说现在里面是读书空间,还有下午茶。



厂桥中学门前的家长们。
后一篇:京城怀旧447:南湾子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