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怀旧428:暮春初夏颐和园

标签:
京城怀旧颐和园十七孔桥石舫杂谈 |
分类: 思一心事 |
5月上旬,北京疫情再起,但我们仍有一颗关注自然不能忘情的心,瞅了个空,到了颐和园。公交车上只有6位乘客,从家到颐和园只花了半个小时。
虽然曾无数次经过这个牌坊、东宫门进入颐和园,此时心情还真有不同,拍下一张。这牌坊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是清代保留至今最大的一座过街牌楼。牌楼两面彩绘金龙176条、金凤36只。牌楼中间镶嵌着一块石匾额,东题“涵虚”;西题“罨秀”,题额为乾隆御书。
换个方向,显出了柳枝在朝阳照耀下的通透感。

空气里弥漫着芳香,我怎么像是被封过?共情也伤人啊!

太难得看到一群老外,赶紧抢拍!后来还问了问,他们是住在北京的美国人。


那天有很多主播导游利用这个机会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地讲解,我也顺便听几耳朵,长点知识,例如古树上的牌子如果是红色的就是树龄300年以上,绿色就是100年以上。

与建筑穿插环绕的绿树。



本是奔着丁香去的,却被告知已经谢了。这片芍药还真不错。
















那天有多处建筑被围着,正在进行维修。

皇家园林也有野草闲花。

长廊一段。


佛香阁。






养云轩是颐和园中现存不多的乾隆时期的建筑,养云轩大门方镌刻石额"川泳云飞"。门边两侧石刻配有乾隆手书的楹联:"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惺香雨霏微"。前、后檐正中八边形门,四角有卷叶砖雕,两侧石门框,安两扇屏门。门前有莲塘,俗称葫芦湖,上架一孔汉白玉石拱桥。过桥即是长廊。养云轩是随慈禧来园时嫔妃、命妇、格格的休息之所。
一直很有兴趣,就是总不开放。有次问过,说是工作人员休息的地方。

听鹂馆饭庄也关着。


一家文创店售卖的宫廷点心。



下午,再次出门陪小朋友去颐和园。他们还是第一次,兴奋不已。从新建宫门进,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久违的铜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