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王怀庆艺术展
(2022-04-21 08:26:11)
标签:
王怀庆艺术展纵横清华艺博文化杂谈 |
分类: 读十卷书 |
数九寒天,难以在室外活动,于是去了清华艺博。对这个展本来兴趣不大,看下来还有点意思。现在年青一代的艺术家会对多种手法和风格都较娴熟。不过博物馆里显得很冷清,几个常设展也只开了一个,《栋梁》展已经过了高峰。
没有王怀庆的艺术年表,大概还没到那个岁数。不过从网上还是能看到一点展览介绍之外的内容:195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高中班作品《钢铁工人》获印度[香卡国际儿童画展]奖,1960年木刻作品《景山公园》参加苏联[莫斯科国际儿童画展],196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6-1969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绘制了大量宣传画,1970年随学校下放河北农村“劳动改造”,197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任舞台美术设计,1975-1978年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油画、连环画、插图作品,1979年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张仃、吴冠中、祝大年、袁运甫等先生。1980年与同学筹办、策划[同代人画会]及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同代人油画展”
,创作油画《伯乐像》、《初雪》等八幅作品中国美术馆收藏《伯乐像》、《枣树》两幅油画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拍制“同代人画展”纪录片,1981年[同代人油画展]在杭州、徐州、唐山等地巡展(浙江、江苏、唐山美协主办)
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毕业创作大幅油画《飘香的风》,1982年参加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
创作油画《画家的母亲》等作品,1983年调至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
创作油画《秋玉米》、《黄河水》及肖像作品,1984年创作油画《搏》,获北京市美展甲等奖,由北京市美协收藏;
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1985年参加在黄山举行的全国油画研讨会
创作油画《四月》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创作油画《女孩与猫》、《红趣》、《红地毯》、《蓖麻》,1986年创作系列作品《故园》、《三味书屋》等
参加中国美术馆[当代油画展]
参加中国美术馆[国际艺苑首展]。。。。有极强的创作力。
批评家评说王怀庆的艺术走了一条“极高明而又中庸”的路。在王怀庆的作品中中国艺术传统中关注的结构因素被创造性地实现了现代转化。具象的画面并没有掩盖去其中抽象的精神,东方文化内涵和西方表现技巧在这里水乳交融。还有说法:出生于1944年,现年77岁的王怀庆如今是市场中“隐士”般的人物。拍场上常常好几年都见不到他的作品,但一旦出现也常常会创造高价。今年5月的北京春拍中,王怀庆的《永字八法》即创下了7187.5万元的拍卖纪录。王怀庆市场最早兴起于2008年第一个当代艺术热潮前后,作为吴冠中的弟子,他中西结合的作品在海外受到追捧,因此,有人称其为“墙外开花墙内香”。不过随着中国艺术市场话语权逐渐回归,他的作品也逐渐被内地美术馆重视,也炮制了众多高价。在王怀庆四十多年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呈现为一种“多向度”延展,即在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中暗示出不同指向,探索的不同向度如几个环环相扣的“链”,有条不紊地将他的艺术思考完整地呈现于他创作的全过程,但却又难以从时序上截然分期,这种既有递进关系、又是同时展开的不同向度的探索,呈现为一种交错进行的过程。如果一定要做出分期,那么只能从艺术家的空间意识演变的角度粗略概括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具象时期”,90年代的“平面化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重返空间时期”。
媒体对这次展的报道称,2021年12月28日,“纵•横——王怀庆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本年度收官大展,也是艺术家王怀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大型个展,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苏丹担任策展人,共展出王怀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各阶段创作的76件作品,时间跨度五十年,此次展览,王怀庆还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飘香的风》等9件作品及草稿。
苏丹在展览现场对记者说,“对于本次‘纵·横’展,我个人的动念在十年前就萌发了,一直思忖着如何驾驭这个展览。2018年我调岗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刚调来就在美术学院和艺博中间的草坪上遇到了王先生,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想法,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和王先生的合作过程中我非常受教,因为王先生对展览品质的要求非常严苛,对作品呈现的方式非常在意。这个展览既是对称的,又是线性的,其中做了很多叙事结构上的处理。这是一个体现个人艺术历程的展览,也折射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程。王先生认为作品的语言最终是空间性的,作品不挂到墙上,不展示在一个有魅力的空间里,就未到完成的那一刻。我们基于这样的理念进行了合作和讨论。我想他一定很开心,因为他的这批作品在清华艺博得到了非常圆满的展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觉得新的时代即将开始,无论是对艺术创作还是对艺术的展示都是如此。”苏丹说。
同时,他还讲到,纵观王怀庆先生五十年来的作品,总体趋向是在简化。从80年代具象的、生动的、热烈的情感表露,逐渐趋于概念化、符号化、观念性的冷峭抽象。自王怀庆先生十二岁进入中央美院附中学习开始,他的人生就与艺术思考及创作水乳交融,从不曾游移、偏离这条大道,并始终贯穿着对传统的认知、对当下的觉察、对未来的想象。这三个思考向度,或交替或并行,像交织的线,如打结的绳索。
同时,他还讲到,纵观王怀庆先生五十年来的作品,总体趋向是在简化。从80年代具象的、生动的、热烈的情感表露,逐渐趋于概念化、符号化、观念性的冷峭抽象。自王怀庆先生十二岁进入中央美院附中学习开始,他的人生就与艺术思考及创作水乳交融,从不曾游移、偏离这条大道,并始终贯穿着对传统的认知、对当下的觉察、对未来的想象。这三个思考向度,或交替或并行,像交织的线,如打结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