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寻旧(108):颐和路一带
标签:
旅行南京颐和路一带旅游杂谈 |
分类: 行万里路 |
一过国庆,就上了高速运转的轨道。8、9两日连续高强度讨论社区医养结合之后,我直接奔向机场,于晚间到达南京。


西康宾馆简约得令人意外,唯一的解说就是门口那块南京历史建筑的牌子。百度百科同样简约:西康路33号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1952年至1960年曾是中共江苏省委驻地,后成为省委办公厅西康路招待所。









沿西康路前行数步,拐上琅琊路。琅琊路是南京市第一条道路,位于颐和路公馆区,道路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珞珈路,东南至莫干路,全长690米。


这一带,不可移动文物、民国建筑一个连着一个。还有那个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小铜牌也透着质感。




又到了颐和路。






从颐和路拐到牯岭路。这条路也很短,虽然也有几座民国建筑,但显得比较平民。15号曾是朱仲梁公馆,他是经济学家,当过马寅初的秘书。





这次住在位于北京西路的西苑宾馆,省政府对面、华东饭店(又名AB大楼,有说法西苑宾馆是美国军事顾问团驻地B楼,北京西路65号)旁边。可是时间有限,也并未能从容地走走看看。只是利用早上溜达了一小圈。
出大门,在北京西路和西康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左拐,把西康宾馆作为一个坐标。
南京的梧桐大道一如既往地美得很独特,无可替代。


西康宾馆简约得令人意外,唯一的解说就是门口那块南京历史建筑的牌子。百度百科同样简约:西康路33号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1952年至1960年曾是中共江苏省委驻地,后成为省委办公厅西康路招待所。









沿西康路前行数步,拐上琅琊路。琅琊路是南京市第一条道路,位于颐和路公馆区,道路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珞珈路,东南至莫干路,全长690米。


这一带,不可移动文物、民国建筑一个连着一个。还有那个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小铜牌也透着质感。




又到了颐和路。






从颐和路拐到牯岭路。这条路也很短,虽然也有几座民国建筑,但显得比较平民。15号曾是朱仲梁公馆,他是经济学家,当过马寅初的秘书。





珞珈路通琅琊路。有珞珈路5号,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于1935年建成,1946年汤恩伯购得居住。汤恩伯购置这幢住宅时,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首都南京警备司令,他以妻子王竞白的名义,用国币2500万元从原房主林宛文手中购得。根据网上资料,这幢建筑还曾有过伤痛的记忆。据《拉贝日记》记载,1937年12月,日军进入南京后,几名日本军人曾在珞珈路5号强奸了四名中国妇女,并将这里的自行车等物抢走。还有珞珈路9号民国建筑,根据博友王重阳所述【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60aae0102xa5c.html】,原产权人卓君卫,后由卓君卫将该处委托中央信托局售予美国驻华大使馆,1949年后为军管会征用,现为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退休干部住宅。2014年6月30日珞珈路9号民国建筑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卓君卫,福建闽侯人,为卓孝复(字凌云,又字芝南,号巴园老人)四子,曾任国民政府实业部参事,其妻聂其纯为曾国藩外孙女,其次子卓还来是菊花台外交九烈士之一,1943年在马来西亚被日本宪兵杀害。他的校长司徒雷登校长曾作悼辞中说:“卓还来出自名门,弟妹多人均曾在燕大就读,具有中国传统中最优秀品质,是我校毕业生中之典范。”珞珈路48号还藏着一幢名人旧居—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家。
此番功课还查到上世纪也关注喜爱的女作家黄蓓佳从儿童文学领域回归后的作品有一本是《珞珈路》,称“这些作品曾获得《中国作家》年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等重要奖项,作品以沉潜内敛的节奏,满怀深情地呈现了当下中国人百花盛放的日常生活和斑斓多姿的生命状态。尤其是人到中年后的情感状态,读来没有乱箭穿心的感觉,却有隐隐的疼痛和唏嘘。”
应该找来看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