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未知的四川:志德堂里的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
标签:
旅行成都华西医大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成都历史建筑志德堂 |
分类: 行万里路 |
公共卫生学院旁边有历史建筑志德堂,典型的教会学校里的老建筑,被精心维护得很好。同时也是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部分。

天色已晚,我们在走廊里看了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的展示。华西加拿大学校实际上是华西医大的前身。



















天色已晚,我们在走廊里看了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的展示。华西加拿大学校实际上是华西医大的前身。
这个陈列馆是2016年,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和北京和平世界书画院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共同主办的。根据网上资料,一百多年前(1915年),志德堂曾是一所由加拿大教育和医学传教士修建的、供他们的子女读书、由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学生们自称是“CS(Canadian
School)的孩子”。开馆时,17位“CS”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后代来到现场,回忆当年,见证开馆,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93岁了,年龄最小的也是80岁高龄,开馆仪式结束后,他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楼道两旁的老照片以及由他们捐赠给博物馆陈列的当年的老物品,观看以往的影像资料,寻找着自己儿时的记忆,感慨万千。。。
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观看这个陈列,印象可谓深刻。几十年后,当年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已经成为耄耋老人,他们仍然定期聚会,回忆曾经的美好,重访今日的华西,不可谓难能可贵。“现在你们看到二楼一间开着窗户的房间,那就是我过去的宿舍。”今日上午,在开馆仪式上,Phyllis用手指着志德堂二楼的一个窗户说到。1948年到1950年,Phyllis都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并度过了美好时光。她说这次是她离开后第一次带女儿一起回到中国,这对她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可以让女儿亲眼看看自己过去的经历。“感谢医院把这栋老建筑维护、修缮得这么好,让我在重回这里的时候,还能记起很多当年的事。在这里,我交到很多一辈子的好朋友。”Beth
Leach在成都出生,此后就在志德堂读书。她说“CS”的孩子们在高中毕业离开中国后,却一直没有忘记过在中国的经历。每年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中餐,回忆在成都时的经历。“CS”孩子们每年坚持的聚会,也是促成现在陈列馆成立的原因之一。“这所学校,对当时年幼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归宿,也是一个家园,有很重要的意义。”







陈列馆一共三层,一层以“历尽艰辛行医兴学”、“融入生活安家四川”、“建立学校迫在眉睫”为主线;二层以“华西坝上的‘洋娃娃’”、“‘CS’校长黄思礼”、“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以及“加拿大学校在仁寿”为主线;三层以“精彩纷呈的人生”、“拳拳赤子心 悠悠中国情”、“化解胸中惆怅 再度牵手中国”为主线,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建筑现有空间与历史故事一一对应,同时通过影像、实物、图片等珍贵史料,营造穿越历史与现实的参观体验。在陈列馆里,“CS”孩子们当年的家现已布置得漂亮、温馨,他们深深感受到华西人对他们的父辈及他们的敬重、感恩、友爱之情。“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的落成体现了加拿大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深厚的感情,它的建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加友谊作出了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