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武汉-二十五次的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里的历史建筑

标签:
旅行武汉优秀历史建筑湖北中医药大学文化大学 |
分类: 行万里路 |
一堂课讲完,很有点“昏昏然飘飘然”,想来还是很消耗精气神。这次的学员中,有不少来自以往数个国际项目点,只是时光荏苒后的人们可能完全没有认知;也有去年刚刚中期评估的新家庭计划项目点的同道,与他们课下交流还是有意义的。
密集行程的第二站还是昙华林。依然滴滴而去,因为那里有高考点14中,车不得进入,从粮道街步行,跋涉得很辛苦。不过也有好处,正好到达的是昙华林的起点,我很是惦记的湖北中医药大学。
之所以惦记,是因为事先功课中获知那里有历史建筑。像华师一样,校园里没有路标。问了人,知道了方向。
大门附近的建筑,没有看到说明。后来查到是当年的运动馆(健身所):
翟雅各健身所始建于1921年,位于武昌昙华林街区入口附近,为我市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大学建筑,为纪念文华书院校长、美国传教士翟雅各修建而成,是该院学生的运动馆。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采用中式重檐庑殿顶,风格大气、宏伟,有人称之为“小天安门”。美国基督教建筑师柏嘉敏(J.Van WieBergamini)设计,从外观看却与中国传统建筑并无二致,中式屋面结合西式屋身,使其兼具东方古建筑的神韵与西方建筑的灵动,是当时国民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基督教本土化的有力见证。
翟雅各,即詹姆斯·杰克逊(James
Jackson),英籍传教士,1882年被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派往中国,1888至1899年曾任九江同文书院院长,1900年加入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短期执教。自1901年起在汉任文华书院院长,1909年文华大学在美国注册成立,他即成为第一任校长。管理期间,翟雅各把英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治理中,扩大学校规模,完善教育体系,督促修建学生宿舍、图书馆、健身所等,并支持成立了校合唱团、乐队、足球队,学校发展更加迅速。1918年4月22日,翟雅各病逝于九江。继任校长美籍传教士孟良佐(Alfred
Alonze Gilman)为表纪念,决定将此建筑以“翟雅各”命名,主要用作体育教学和室内运动,是武汉市现存最早的三座体育馆之一。
根据资料,房屋原已失修,成了危房,2015年武昌区政府发起改造。当时论证中曾有三套改造方案。日本建筑学博士小幡一“要让一座摩登建筑在老建筑中生长”,设计在二层大厅中建造一座房中房,采用木结构框架,镶嵌玻璃,用玻璃房与电梯将“新”与“旧”分离,极大保障原建筑不被人为损坏。“木头更有生命的气息和情感,相比钢筋混凝土,木头和玻璃与人更亲近。”这个方案被认为“顺应当下文物保护的潮流——老空间套新空间,既保护文物,又让文物焕发新的生机”。
后来看到,那里现在作为博物馆、美术馆使用。可惜时间有限,未能看展。
老照片中的运动馆。
优秀历史建筑-原文华大学礼拜堂。看起来维护得很一般。
这个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
原文化大学神学院,也是优秀历史建筑。
原文华大学理学楼,算维护得不错。
现在用作离退休工作处,老年艺术中心传来悠扬的歌声,大概是为七一演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