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经沧海-灵魂相遇
曾经沧海-灵魂相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5,935
  • 关注人气:56,7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2017-05-07 07:50:01)
标签:

京城怀旧

什锦花园胡同

吴佩孚

马辉堂花园

戴笠

分类: 思一心事

那天怀旧的目标是什锦花园胡同。

 

在网上搜索,描述颇为引人入胜:

 

明朝属仁寿坊,西端称红庙街,东端为适景园。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园内亭台楼榭,高柳老松,干直健壮。另堂池三四亩,堂后一槐,四五百岁矣,身大于屋半间,顶嵯峨若山,园曰适景,都人呼十景园”,为京师著名私家园林,最早主人为朱能。朱能因辅助明成祖朱棣有功被封为成国公,历代世袭,到崇祯年间他的后代朱纯臣还总管京营;李东阳、袁宏道等人都曾受邀游适景园,并写诗赞美。如李东阳赞美园内古槐的“东平王家足乔木,中有老槐寒逾绿。拔地能穿十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

 

清朝属正白旗,乾隆时称石景花园,宣统时称什锦花园。清末荒废。据《故都变迁纪略》记载,适景园为明成国公花园,久废,其巷仍名适景花园。民国后沿称。北洋军阀吴佩孚住过适景园旧址。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什锦花园胡同。

 

位置在东城区西部,东西走向,东端曲折,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南与南阳胡同、道湾胡同相通,北与小细管胡同、南吉祥胡同、南剪子巷相通。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不过真的去走,体验并不算好-那是条没有树荫的胡同,大太阳之下难免辛苦。

 

根据资料,胡同内有清朝礼部尚书傅良曾住过的21号院,43号院是民国时宏仁堂老药铺旧址。19号四合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四合院建于清末,曾是戴笠宅邸。

 

16号是吴佩孚家眷住过的地方,现在是四星级的天翔四合院宾馆。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19号据说曾经是戴笠住过的地方,如今挂了五好家庭等等荣誉牌牌。

 

也有考证说,现在什锦花园一带还可以找到的历史上描述的有山有水,比较完整的花园庭院,应该是从魏家胡同18号院到什锦花园胡同19号院,南北连成一片的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旧宅院”和“四合院”,该宅院清末民初称“马辉堂花园”。“马辉堂花园”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200多米,院中有花园和山石,园中有殿堂和亭阁。

 

马辉堂是清末营造家,清末民初的京城八大富家之一,有多处房产和建筑工厂。生于同治年间,卒于1939年,祖籍河北省深县。马家先祖在明代参与营造过北京的紫禁城,参加兴建承德避暑山庄。马辉堂幼年随长辈来京学习木匠技艺,后来专为皇家、官宦人家服务。光绪年间,马辉堂是为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泥瓦木匠总管。"马辉堂花园"于1915年建成,已用上自来水、抽水马桶、电灯、地板、磁砖、吊灯等,很多装修材料从外国进口。

 

建国后,马家后人马旭初(马辉堂十四代孙说,将此花园卖给国家,所得款购进“国债”。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还有什锦花园胡同21号,旧时的门牌是什锦花园10号及10号旁门,在胡同中段北侧,坐北朝南,据说是启功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家的祖宅,又有很多佳话。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什锦花园胡同21号的原有房屋被全部拆除,在原址建成了3座六层单元式居民楼,门牌仍为什锦花园胡同21号。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这是27号,有着森严的门庭,甚至看到了里面的人通过一个小洞向外张望。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十无一创建”。也谈及“背街小巷整治”,口气却要温和许多。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在东城看的胡同较多,注意到了这样高高的窗子。幼时住东四一带的记忆还有【京城怀旧51:东四二条、四条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066200102e4xu.html】。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到了大佛寺东街,这里有承恩公志钧府,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一个不大但整齐舒展的院落。是典型的清代官邸,中路和西路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位于张自忠路南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是该文保区历史风貌的组成部分,也是京城王府资源之一

 

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傅恒之侄)明瑞之第,在安定门大街南兵马司路北,共分三大宅。明之子或是孙,工部尚书博启图,袭公爵。博之子景寿,尚宣宗六公主,俗称此宅为六额驸府。景(寿)之季子志钧,袭承恩公”。南兵马司街今并入大佛寺东街,根据上述记载,现存之大宅,即为原六额驸景寿府,后为承恩公志钧府。原三大宅中,东部已全部改建,西部仍保存大宅格局,前有广亮大门,自成一院。全院主体建筑均为大式硬山筒瓦过垄脊,房屋虽有拆改,但基本格局完整,建筑质量较好,尚保留有许多精致的砖雕。

 

延伸一点的内容是,地处皇城根脚下,景山地区的王府邸宅皆有着文化渊源,不同的王府构造呈现的是不同的身份与权势。

 

据说,清朝对非宗室者封爵, 爵分九等, 其中公、侯、伯三级只授予贵戚和功绩卓著的大官。但清典章中没有对封爵者宅第的规定,从现存遗物看,贵戚多封为承恩公,其府第可比拟宗室王公,如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府用绿琉璃瓦,承恩公志钧府大门为三开间,而一般封爵官员特别是汉官的宅第没有特别的标志。

 

清初制订的王公府邸制度,根据《大清会典》所载,分为四等:

一是亲王府。其制为正门五间、启门三、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环以石栏、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一尺八寸。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红色,饰以五彩金云龙。禁雕刻龙首。压脊兽七件。门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仓、库、厨、厩、典司执事等房用板瓦,黑油门柱。

二是郡王府。降等:正殿五间,翼楼五间,后殿三间,后寝五间后楼五间台基高度,彩画,脊兽等均降等仍可用绿琉璃瓦

三是贝勒府。再降等,门一间,堂屋五间,全用筒瓦。

四是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府。又降等,减去后殿一重。

 

在东城现存的府邸中,原怡亲王府和宁郡王府大体上符合以上规制,其他或由于受划拨为王府以前官房的格局所限,或其他原因,不完全符合规定的形制。如绵愉为嘉庆第五子虽封为惠亲王,但其王府是利用改造明代内府礼仪房奶子府较之亲王府规制有所降低。

 

顺治年间,被分封或晋升为亲王、郡王的宗室即有8人,被封为多罗贝勒的3人,贝子18人。此后各朝清帝继续册封皇子、皇孙,其中从顺治到嘉庆朝,册封的亲王和郡王就有45人。历览清代诸帝,共有皇子115人(含嗣子),其中11人继承帝位(4人登基前被封为亲王),被封为亲、郡王者37人,袭亲、郡王者5人,被追封为太子、亲王、郡王者12人。被封王者即可获赐建府邸居住,京城的王府即随着封王的增加而增加。据嘉庆时礼亲王《啸亭杂录》载,从顺治至嘉庆朝,京城共有王公府邸89 所, 有确切位置可指的78所。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中标注王府总计42所。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记载可查的辅国公以上府邸共有50所。有些王府后来被改为寺庙,如顺治初年的睿亲王(摄政王)多尔衮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重修,次年改名为普度寺。然而,大多数王府在变卖后被不断地拆改、添建,部分沦为居民大杂院,逐渐支离破碎,多数已失原貌,甚至残毁殆尽。至2006年底,北京有府址可寻的王公府邸共46座,其中孚王府、恭王府及花园、醇亲王府和淳亲王府即英国使馆旧址等4座王府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王府、礼王府、克勤郡王府、和敬公主府等11座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京城怀旧147:什锦花园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