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北海道:三岸好太郎美术馆(MIGISHI KOTARO MUSEUM OF ART)

标签:
旅行初夏北海道三岸好太郎美术馆文化杂谈 |
分类: 行万里路 |
在本来的计划里是没有这个美术馆的-时间有限,我想兼顾一下类型。但近代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而且在那里最后看到三岸节子的捐赠和她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兴趣;而且也是免费。
对这位艺术家一无所知,看后才知道他是位早夭的艺术家,只活了31岁。因此理解了这个标识上的话:活过、画过、爱过。
三岸好太郎(1903年4月18日 - 1934年7月1日)是札幌市出身的洋画家,战前现代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作家子母沢寛是他的异父哥哥。
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18岁就抱着艺术志向去了东京,1923年以“拿柠檬的少女”参展第一届“春阳会”,1924年又参展第二届“春阳会”并获春阳会奖。1926年到中国旅行后,画风发生转变。
此后风格趋向抽象、前卫,色彩感、唯美感强烈。同时他还与村山槐多、古賀春江等常相交流,亦诗亦文亦画,创作力极其旺盛。1934年旅行途中在名古屋因胃出血而去世。
上海风景。
中国旅行和我。
1929年第七届春阳会,三岸首次以“道化”为主题展示了自己作品的新境界。此后以“道化”系列。创作女人、人物、风景等题材。
三岸和节子。
年谱字太小,看不清楚了。
1934年3月,三岸开始筹划新家的建造,他钟情德国风格,喜欢大玻璃窗、有灰色墙壁的画室、开满睡莲的池塘,他以奔放的梦想和创意画下了图纸。但他未能看到新家建成,夫人节子继续并在10月竣工。之后,尽管外部环境在变化,位于中野区的那座房子成为当地文化活动的场所,并且在2014年被确定为“登录有形文化财”。
这个美术馆也体现了那种风格。
美术馆的册子。
好几页的资料,对三岸的作品一一介绍,还有英、中、韩三种文字。

积分卡。
练习涂色的三岸作品《金莲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