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走潮汕6:小公园-汕头最有味道的地方,虽破败,但无可替代

标签:
旅行闲走潮汕小公园南生公司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 |
分类: 行万里路 |
在属意潮汕、计划闲走的过程中,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对于汕头老房子的描述,那种留恋、伤感、惆怅又无奈的调调让我始终难忘。乘坐大巴进入汕头那天,经过了一片面积不小、彼此连接的破败街区,后来确认,那就是网上曾经描述过的街区,汕头人将那里叫做“小公园”,是汕头城市这座“百载商埠”的发祥地、历史标志和地方特色;官名则是至今仍可说是徒有虚名的“汕头市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
我试图找到最初曾打动我的那篇文字而不能,但其实网上此类记述比比皆是:“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旧城的胜迹,是汕头历史商业繁华的见证,也是海内外潮汕乡亲和友人思乡流连怀旧的好去处”;“虽然她正在老去,但这里曾有过最纯粹的独特商业文化,有过许许多多汕头人的梦想和荣耀、挣扎与希冀”。“时光流逝,景物依旧。小公园周边马路仍然店户林立,这里仍然是老城区居民购物休闲的去处。夜幕降临时分,这条昔日繁华的商业大街仍显露出她独特的风貌,虽破败,但无可替代。电影《红牡丹》特地选择这里作为外景地,权当旧香港市街,几可乱真。”“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是汕头最有味道的地方”。
闲走潮汕第二天,是全天在市区闲走。因为可以利用公共汽车了,小朋友放心放我单飞。早晨7点多,我乘坐2路公共汽车到了小公园。
网上的描述是:这座外表普普通通的小亭时时牵动着汕头的神经,甚至成为联结海内外的“脐带”。“自小公园中山纪念亭重建以来,这一带经常会看到这种场面,平静的街区突然间停下了旅行团的大巴,走下来的大多是来自海外的潮汕人。在回乡观光、探亲的华侨眼里,她像故家的门楣一样难忘,像祖母的笑颜一样可亲,总是那样令人魂牵梦绕”。“尽管有些旅客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故乡的一景一物只是在前辈的讲述中得到一些零星碎片,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顿感自己原来也是故乡人”。
1928年梅县籍印尼华侨李伯桓回乡时途经汕头,一眼看中这片风水宝地,便招股增资在原有南生公司基础上建成7层大楼,经营百货零售、酒楼、旅社等,1932年开业后生意兴隆,“小公园”由此为驰名海内外的汕头新商业中心。
传说,后来大新公司也有意进入,李伯桓担心竞争,便借民间筹建中山纪念亭之举聚集民意,阻拦了大新。
人去楼空的南生旁边是断壁残垣。
虽然残破却依然不能掩盖的精美。
小公园一带的老街被概括为“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四永一升平”是永安、永和、永泰、永兴街和升平路;“四安一镇邦”是怡安、棉安、万安、吉安街和镇邦路。这里的镇邦街、升平街就是。
丰富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
窗玻璃-色彩绚烂,门铸铁-构图精细。
老旧的房屋还在顽强追赶时尚潮流。
还有老字号“睿昇旅社”。
很有意思的民间小舞台和潮剧演出,引起我的向往,后来在潮州得到满足。

在出售香烛的商店前,竟然就有人在跪拜,这番景象我是见所未见,后来知道那天可能是阴历的初十五。



仔细辨认,从左至右应该是:汕头疋羽*缎绸。当地人的回忆,“最繁荣是1933至1937年遭日本飞机轰炸之前,因为有这家南生公司,很美。还有布铺,所有的绸缎铺都在安平路,从居平路来到小公园全部都是绸缎行,都是很大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