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一日:百年的大学,百年的建筑-东吴/苏州大学

标签:
旅行苏州大学东吴大学老建筑 |
分类: 行万里路 |
姑苏一日的驱动之一其实就是这个大学。我从网上获知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又拥有众多保存完整的老建筑,就一直心痒痒地筹划要看看,从去年到这次,经过一年终于成行。
据我知道,苏州大学比较最近的的前身是江苏师范学院,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批准改为苏州大学;后来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也是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再久一点的追朔,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是 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创建于1900年的苏州私立教会大学,后定名为东吴大学(英文名:Soochow University)。民国时期以其法学院之优秀闻名全国。建国前夕,多数东吴大学师资移居台湾,于1951年在台湾开始复校,并于1954年正式成为当下台湾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性质仍为私立大学。
网上浏览使我顿生敬意: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办学、第一家创办学报、现存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开设法学教育等等。
还有,这所大学也是名人荟萃,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30多万名,其中不乏科学、教育、文化领域的等知名人物,人大政协的领导人就有多名如曾经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更有李政道,查良镛(金庸)、倪征燠(我们吴江黎里人,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等,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30多位院士。
吸引我的是这些老建筑,是1901-1937年间建成的,是比较标准的西式建筑。特别难得的是,15座建筑保存完好,管理完善。主要建筑有林堂(钟楼)、孙堂、葛堂、维格堂、子实堂、红楼、司马德体育馆等,比较网上找到的老照片和我看到的,几乎没有差别。也从网上看到在一次涉及老建筑的争议时苏州大学人士说的话,印象很深刻:“第一,东吴大学的近现代建筑群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融合的反映,可说是现代苏州的发源地;第二,当年东吴大学与北大、清华齐名,能到东吴大学执教的人物无不是一流文化精英,他们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见证了一个历史时代;第三,东吴大学九成以上民国建筑得以保存完好,苏大做了不少工作,在国内大学中十分罕见,但当年教工宿舍的保护不尽如人意,而教工宿舍是整个东吴大学建筑群不可分割的部分。”
东吴大学校训,还有英文的“
红楼。
会议中心内部很现代。
这是苏州大学老挝分校!
标志性建筑——尊师轩。
苏大的标志性建筑—钟楼,现在是外语系。
数学系所在,1911年落成,为纪念东吴大学首任美籍校长孙乐文(1900年至1911年)而取名“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