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成贤街

(2012-12-18 00:18:21)
标签:

旅行

南京

南师附小

杨廷宝故居

谭延闿故居

分类: 行万里路

照例做我的南京寻旧,打车到了东南大学,走到大石桥下了车,拐到进香河路。看路西现在已并入东南大学的以往的地质学校。

 

以前狭窄的进香河路现在已经拓宽,分布着不少户外、旅行用品商店。天阴着,掉了些许的小雨滴,天也朦胧起来,还是能看到车流不息的北京东路和其北的北极阁。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进香河路东侧有东南大学和我的母校南师附小,我还看到这个牌子。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在转了一圈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后到了母校门前,正遇放学,我不得其门而入,看到真的有斯霞小学的牌子。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右边的电子屏幕上变化着各种标语口号,我本来是要拍“母爱”那个的,却没能及时抓住。那是斯霞老师为之遭受批判的理念。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那一圈走得,很多熟悉的地名冒了出来:成贤街、文昌桥、四牌楼、沙塘园、大石桥、卫巷、老虎桥、石婆婆巷。。。成贤街似乎比过去更显宁静安详的质感,四牌楼那条路宽广了很多,老虎桥监狱已被一个军事机关取代。

感慨无穷啊!

看到了一位东南大学的学生写的很好的文字,把成贤街列为“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

“在南京看到的要么是喧哗的大道,要么是污水乱流的街区小路,成贤街正好完美的介于两者之间,生气而不乏幽静,生活而不乏感性。”
 “一二九运动的纪念刚刚过,而红色小说《青春之歌》记述的正是这段历史,书的一开始就写的北京的学生上街游行,接着在全国各地方高校也发生了学生上街游行事件。南京的中央大学学生也响应了!于是他们便从成贤街走出了南京游行的第一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成贤街记录这段历史,世人也知道了南京著名高校旁边的这条街。”

“建筑易塌,树木易折,惟独街道不会消逝,所以越是不值得我们关注的越存活久远。很多年后,当我们再回到东大的时候,一定记得要在成贤街上走走,感受一下这条路的历史,思考一下这样的一个问题,是路影响了学校还是学校造就了路?”

 

这条路上有市级文物保护的杨廷宝故居。它又名"成贤小筑",在104号,是杨廷宝1946年1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资料说,本来准备修缮后对外开放的,但因后续资金没有落实,至今大门紧闭。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106号是我熟悉的两家人曾居住的,现在成了南京市诗词学会、老区建设促进会等。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116号成了市级机关医院,成贤街就以118号为终结了,我曾经住过的130号已经不复存在。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我没有看到的,112号曾是谭延闿故居,现在也破败不堪。南京市的老建筑保护看来也不容乐观。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据资料记载,明初国子监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吃住在成贤街,编撰了一部世界上最早、内容涵盖最广、约有3.7亿字数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让明成祖朱棣流芳百世。“当时的人认为读书人经国子监深造后,即成为贤人,可入仕为官,故将国子监旁监生常走的街巷称为成贤街”,成贤街也被认为是“最文人的街”。
南京寻旧(37):南师附小(斯霞小学) <wbr>、成贤街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