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精典书店搬迁情怀重生 |
分类: 时评 |
这段时间,精典书店将搬离寸土寸金的解放碑的消息时不时在朋友圈、微群里刷开了。
11月25日晚,精典书店在八一路举行了告别解放牌的仪式。
一切井然有序,一切充满缅怀与情怀。
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短评后,张梦云问我去没有?在不在现场?我由于有其他事情,很遗憾错过了这一场最后的告别。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838601463/0
然后,群里不断有朋友在晒现场图片,一位老领导、老朋友在晒了现场图后,一个搞设计的朋友发现,精典书店老总杨一居然就是他曾经供职广告公司的老总,非常感慨!
情怀还是情怀。
的确,我很长时间没有逛过书店了。
因为住家不远处就是重庆图书馆借书方便,而我属于那种决心买什么书就立马到书店买书,买书就走的那种人。
我显然不是买一杯咖啡就能在书店咖啡厅看书一下午的人。
前段时间大家在刷精典书店的时候,为什么,我不喜欢掺言?因为在那种弥漫惋惜、悲伤,甚至悲愤的情绪下,你说什么都可能被人导向一个你很难把控的语境里。
我对精典书店有情怀,也曾经去买过书。但我对他的搬迁,从来没有悲伤。
我从来都是把精典书店的搬迁当成一个重生,当成一个企业重新开始的契机。
今不是昔,精典书店当时开店的氛围远不是现在这样的。
我记得那个时候,街边常有那种老头老太婆守着的个体租书店,一般都是武侠小说或香港的言情小说,或一些过期杂志。而且各地图书馆不多,更不要说个体书店了。当时除了国营的新华书店外,很少有像精典书店这么大规模(当时相对而言),读者可以停下脚步,找一角落蹲下来或坐下来静静读书的环境和氛围。因为,国营的书店一般是不允许读者就地看书的,要买就赶快买,不太允许读者要就地读书占地。
而精典书店开启了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由于其选购书籍的独到性,也成为一大批文艺青年的精神“堡垒”。
但时过境迁。
解放碑有一个很大重庆书城,位置比它好。而且作为重庆CBD的解放碑是寸土寸金,当你经营的产品无法承受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时,换一个地方“涅槃重生”,也不失为一个“置死而后生”的选择。同时,西西弗、方所等一大批新兴业态和营销方式的书店崛起,精典书店不可能“不变应万变”。
现实就这样残酷。
但情怀无法支撑现实残酷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没有什么不好。
既然解放牌无法容下精典书店,精典书店又为何固守在解放牌的所谓“精神城堡”呢?
离开,再建一个,或许有点困难,但这也是一种可贵的坚守!
对于,精典书店的搬迁,我只有祝福,没有感伤。
18年坚守,搬迁后,仍然是一种坚守。
这很可贵!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838601464/0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838601465/0
非常欣慰的是,精典书店是搬迁重生,不是关门歇业。精典书店也将从三百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扩大到1000平方米,这是做大做强的节奏啊!
12月中旬,南滨路,我们一起期待它的重生。
刘著民,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员。
更多原创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民言民语(ID:liuzm8888_2014)
合作微信:liuzhumin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