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任意付规则消费者巨亏 |
分类: 时评 |

前段时间,贵阳一新开的互联网音乐餐吧,为了吸引消费者,策划了一场名为“任意给”的促销活动,凡进店消费的人想给多少给多少,结果7天时间亏了近10万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的顾客消费800多,最后结账只付了50元,1折不到;有的顾客消费了600多元,最后结账时只付了30多元;至于消费一两百元,只付一二十元的,也不在少数,更有的消费者甚至只是象征性的按每个菜1元钱的价格结账。
正当店老板向媒体诉苦的时候,很多人放下筷子,嘴巴一抹对此并不领情,反而认为这是店家在自我炒作。
这真是“宝宝有苦说不出”啊。
其实,为了在开业期间吸引顾客,3个合伙人想出了两套为期一周的促销方案,第一套是第一天打一折,以后类推到最后一天打7折,另外一套是“任意付”,也就是在活动期间,菜随便点随便吃,钱随意付。
不管这店亏没有亏,亏了多少,反正这个“局”是自己“精心设置”的。因为商家一开始就表示,这是一次促销活动,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扩大新开业餐吧的知名度,同时,让前来就餐的顾客就餐吧的饭菜口味、服务质量等提些意见和建议。从目前全国各媒体曝光率来说,店家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有人把这次店家的促销活动上升到社会诚信、公民素质的道德实验。NO!我认为是瞎扯淡!这就是一场商家促销而已,只不过没有测算好成本与收入之间的成本,导致严重亏损,这属于正常的营销支出。企业搞营销的目的,就是要扩大知名度,继而带来后续长久的盈利,这才是企业搞营销的目的,不然是脑子有病。
作为商家而言,你既然公开承诺“吃饭随意付钱”就应该承受由此带来的各种后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规则允许顾客在吃完饭以后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付钱,那么客户是多付,还是少付,抑或是吃了多少付多少,哪怕别人天天来吃饭或带人来吃饭,只付1元钱,也是在规则范围之内的事情。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既然有这样近乎免费吃喝的机会,会有多少人多付帐或按成本付账呢?同样的,10月1日,郑州市首家免费素食自助餐厅正式开业。仅仅10天左右,这家素食店在郑州“火了”,每天规定的营业时间一到,就有百余名市民排起长队,等待享用免费的午餐,餐厅不但食品浪费严重,差一点还有踩踏事件发生。不久,免费吃饭的群众都逼的这家店关门“学习培训”了。
凡是免费的,少付钱的事情,这对老百姓都不是事,排多长的队伍都要是吃到的!
在中国搞这样的促销活动,就是这样的效果,也是这样的后果。
其实在中国搞类似促销的就会出现类似所谓场面火爆,但是实际亏损的局面,这是人性,不是道德。
其实,我们的朋友圈何尝不是如此?集赞多少就可以看免费电影、免费品尝美食的,还有天天叫你投票,他就可以去环球旅行、住豪华别墅的,这都是人性,每一个人都希望付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既然企业商家给出了这样的机会,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企业商家搞营销活动就得有预判,就得有预案,不要一旦有亏损就像“窦娥冤”式的到处哭诉。其实,这家餐吧花10万元到处做广告也未必有目前的广告效益,关键看你这家怎么想。
在中国,商家在促销装设局想让智力大涨的中国老百姓为自己买单,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在规则之内做游戏,都是合理的,无可指责。
开餐厅却不收顾客钱,这看来像是一场商业自杀,但只有你懂市场就不是自杀的问题,如何更好的活下去的问题。我记得以前有媒体报道过一家郑州女孩开的一家餐厅,她另辟蹊径,让消费者有条件地免费吃饭,让广告主来付费买单,这家广告餐厅不仅没有倒闭,而是干得红红火火。
当然,我们又回到企业发展的最开始,只要你有核心竞争力,促不促销,设不设局,你都能很好地活下去!
刘著民,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员。
更多原创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民言民语(ID:liuzm8888_2014)
合作微信:liuzhumin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