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专业靠抓阄,你干不干?

(2015-09-14 12:25:06)
标签:

抓阄

南华大学

淘汰

搞笑

分类: 时评

  不要不好意思,说起抓阄,绝大多数人都抓过。但大多出现在谁抓住谁就请吃饭吃饭这类无关紧要的场合。

   但是,在大学里分专业考抓阄,我估计是“抓阄”已经成为非常之手段了。

   世界只有你想不到,还没有什么不能做不到。

   近日,南华大学2014级土木工程系采用的专业分流的方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质疑和讨论。南华大学称,抓阄分流是一种“无奈”之举。

  何谓无奈之举?说简单一点就是有就业前景、市场热烈欢迎的好专业,大家会挤破头皮往里钻,但是那些就业前景黯淡、市场不理不睬的专业,大家会绕道而去。

   据南华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每个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不同,若自由选择,必定出现有的专业人满为患,有的无人问津。学院领导酝酿、讨论良久,决定采用抓阄的方式,但成绩排名前200位的学生可自选一次喜欢的专业。

  这样说来,貌似古老的“抓阄”已经成为最公正、公开、公平选专业的“不二法宝”了。

  但是细想,总觉得好像还是有哪点不对?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高考录取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学生入校后,经过一到两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旨在减少学生因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专业选择,同时培养又“通”又“专”的人才。

  抓阄是不是遵照了“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是不是在培养“培养又‘通’又‘专’的人才”?我看抓阄,基本就是一“抓”定终身了,而是这种“抓法”完全不会是以你的兴趣和意愿来抓的。就是你抓住好专业,也顶多算运气。

  可以想象,把一个学生塞进心不甘情不愿的专业,我不认为,他(她)会学得又“通”又“专”。

  如果一个大学的专业要靠“抓阄”方式,才能让学校去读,那么这种专业可以考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社会选人,就是“优胜劣汰”,专业选择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专业让学生读下去,连工作都找不到,这不是害人吗?为什么就不能淘汰一些市场根本不能接受的专业?如果,大学硬要要保住一些没有市场前景的“稀有”专业,一定要结合市场,做一些改变,与时俱进,有何不可?

  “抓阄”貌似公平,其实也是赌一把的意思。

   以此类推,现在好大学也是大家趋之如骛,但一些档次第一点的大学、职业院校又面临生源不足,到处抢生源的情况,我想,是不是也采取抓阄的形式,清华、北大和全国各院校列一个名录,让全国考生来抓,抓到个学校就是个学校,简单、快捷,有效。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方式方法,但是“抓阄”的确是一个貌似公平,实则搞笑的方法。

  做个问卷,让你用抓阄的方式来选专业,你干不干?当然,你如果是全年级成绩垫底,则不在问卷范围之内,因为你本来就是“听天由命”滴。

 

 刘著民,媒体人,时事评论员。

 关注民生、纵论天下,给你好看有价值的原创新闻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