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来了
(2014-07-24 11:51:48)
标签:
《神笔马良》抵制世界文化好莱坞纠结 |
分类: 时评 |
在我的印象中,我国对外抵制主要在两个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前者由外交部出马“强烈抗议”“坚决反对”“绝不同意”。后者则由具有浓厚中国文化情结的文化人出面,其主要原则就是自己不行,但绝对不准别人行。
大熊猫显然是中国独有的,神笔马良也是中国原创的,在我曾经的幼小的心中马良堪比孙悟空。这中国元素被美国人制作成动画片在全世界卖钱,显然刺痛了一些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的神经。
其实,别人侵略不侵略,关键看自己有没有本事抵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国的文化讲究包容、吸收、借鉴,那些天天喊抵制的外国文化侵略的人,显然神经过敏。
《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我都看过。两部影片受到中国观众喜爱,不仅是因为片中的熊猫阿宝和中国的渊源,而是影片传递的哲学思想和朴素的价值观,传达出的励志、乐观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和和感人的亲情。影片的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都是纯东方式的,这其实在帮国内一些无能的电影人的忙,是在帮那群只在家门口耍狠,却从未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人的帮。
《神笔马良》我尚未看,但从美版动画片一贯传递的信息看,这部历经4年制作的动画片一定是一部不畏强权,充满正能量的片子。
我认为我国的文化学者面对世界的文化心虚了。而中国的电影人守着中国文化巨大宝库,却无从下手,无法传递,这是谁的错呢?
我们的影视作品,好不好是不能导演、演员说好就好,其实要去看这些剧种的观众都不是白痴,他们有自己的选择。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是导演、主演、剧本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叠加。我总认为电影的好与坏,票房还是很重要的,电影人不能自说自话,电影本来就是一个娱乐大众,让大家娱乐的东西,不需要太高的说理和深刻人生道理,你说你的电影好得不得了,如果没有人看,也就是废品,那是浪费投资人的钱,白占了一个电影指标。电影的好坏,不算导演说了算,不算主演说了算,更不是所谓的专家学者说了算,应该是观众说了算。
文化是需要交融的,文化是需要传递的,文化是需要继承的,既然中国电影人拍不出反映中国历史文化,且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那就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又有什么见不得人?又有什么值得抵制的呢?那种所谓的文化学者不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总得让广大老百姓学习学习吧?
中国的一些文化学者面对世界文化的传递,显然心虚了,因为他们除了高喊口号“抵制”外,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来抵制。
声明:本文由刘著民原创。网络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并通知本人。
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联系方式请见首页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