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蒙曼孝道愚孝对象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01年,武汉市25中给500多名初一学生出了一道特殊“家庭作业”:为家长洗一次脚,并写出洗脚的经过和感受。此后,江西的几百名学生排队在操场给父母洗脚,广东某校几百名学生集体给父母下跪感恩……这引起很大争论。
百善孝为先。我想,大家争论的是孩子给父母洗脚这种孝是出于真心还是流于形式?而不是该不该为父母洗脚这事本身。
8月20日,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在广东佛山开讲座时,谈及中小学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感恩的现象,她表示“给父母洗脚是愚孝”。她说:“洗脚就是尽孝吗?我不这样认为……很多人感到两个人养家里4个老人责任重大,这才是最本质的孝道与家庭责任感,根本就不需要把母亲的脚抱一抱才能体现……”。蒙曼一句“给父母洗脚是愚孝”再次引起社会争议。
孝道“讲究的是对等的尊重”。但孩子给父母洗脚和孝道之间从来不是对立矛盾的。洗脚是孩子向父母尽孝的一种方式,但不能动不动给他们扣上“愚孝”的帽子。蒙 曼举例鲁迅反对封建旧礼教,但不要忘了鲁迅先生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鲁迅所批判的封建礼教,其实反对僵死的封建礼教传统,进而推翻“孝治天下”的 封建文化,他必须具体有所指,结果封建礼教成为鲁迅先生批判对象。但时代不同了,就不必套用了。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真善美的东西,包括中国传统的孝 道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大多数孩子和父母之间那种发自内心的爱,因为这种爱一直都在。
自古以来,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不过是现在大家为了物质、为了竞 争、为了急功近利把传统淡忘了而已。现在社会生存压力很大,为了生存,孩子远走,父母在家留守的现象很多。时间和距离在逐渐拉开家庭固有的亲情,孩子想尽 孝不是不想,很难。父母盼孩子回家陪伴自己,同样很难。在这样社会背景下,提倡孝道是应该的。当满是尘土的孩子归来,父母端上热腾腾的饭菜,这是对孩子的 温暖。父母休息时,孩子为父母端上一盆热水,为父母洗脚这就是孝道,这就是“对等的尊重”。那种超出自身范围来满足父母的需要,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 亲情、他人利益的行为才算“愚孝”。洗脚算吗?显然不算!洗脚只需要你一颗真诚的心、一盆温水和你的一双手而已。
孩子为父母“洗脚”这件事是戴不住“愚孝”这顶大帽的。我们批判孝道很假,不是孝道本身而且为了“尽孝”搞一些形式主义,破坏了孝道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情感。
我总认为,蒙曼批“给父母洗脚是愚孝”是批错了对象,她应该批判的是这种呆板、简单、粗糙、机械地把“洗脚”当成中国尽孝唯一方式的国学感恩教育,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才让为父母洗脚这种最简单纯真的感恩尽孝成为一种笑谈。
【刘著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