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少看电视,昨晚我在无意中看到湖南台的快乐男声总决赛,这是我今年看的第一次快乐男声比赛,也是最后一场。
快乐男声决出了最后三强。李炜赢得了新一届快乐男声冠军宝座,刘心和武艺分获二三名。已经走过5个年头的电视选秀比赛,我想基本到了一个瓶颈,选手最大的问题就是声音大家都差不多,没有自己的特点,听他们唱歌,不看人,基本就判断不出谁在唱歌,缺乏辨识度,唱出来的缺乏感觉,就像路人甲、乙、丙。
2005年,超级女声横空出世,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都是各具个性和特色的,李宇春、周笔畅中性的打扮和声音,张靓颖可以飚海豚音,让大家看到了新时代歌手的潜力,那是全民在疯狂,全民在投票,全民走在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拉票,但中国电视台善于跟风的特点,让选秀节目每况愈下。2007年除了陈楚生、苏醒和魏晨,也算是男声中辨识度高的选手。陈楚生声音清脆,有一点像前辈齐秦。苏醒擅长R&B,魏晨唱功一般,但形象上佳,多方位发展。加上这届还有像吉杰、阿穆隆等极具个性的选手,这次比赛算成功。
平心而论,湖南台除2008年因奥运停歇了一年外,共举办了一届超女,两届快女和两届快男,观众记得多少选手的名字?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些歌手一发音就知道是谁唱的吗?
这很难,是一个难题。
现在的选手,曲风差不多、长相差不多,唱功差不多,成功与否就是一个运气问题。
一个歌手的成功,不是声音要飚多高(那是口技),关键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嗓音,要有自己的特点。
其实,在台湾和香港歌手中,我偏爱台湾歌手,因为台湾歌手一般不单单是唱歌,而是词、曲、编曲、制作等一手包揽,很有才气。当然原创不是可以将歌写出来就完事,你还要有能力去二度创作去唱好它,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最喜欢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那个因为音乐时期,齐秦、王杰、赵传、童安格、伍思凯、庾澄庆等哪个不是自己创造,而且声音是各具特色的,不看人,这些人一张嘴的发出的音乐和唱出的感觉,就可以立即判断是哪位歌手唱的。在香港、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等也是各有特点,这就是所谓的百花齐放。反观现在的歌手在流水化生产线上,基本就是“昙花一现”,成名不就基本就消失,引不起人的注意,过度包装下的歌手给人就是在演戏,唱歌却成了次要的。
歌手关键是要把歌唱好,其他的辅助手段仅是补充而已,把歌唱好,唱出自己的特色,这才是歌手的本色,不要抱怨观众、听众不买账,你想想10个新晋歌手唱出来的歌都差不多,买一人的唱片就相当于买了另九人的唱片,唱片的功利性那么强,大家不买账很正常。
老歌手现在出来开个演唱会,还有多人买账,这是怀旧,更是对那个音乐黄金时代的缅怀,现在的选秀出来的歌手,让人花钱去听,几人愿意?
今年的快男三甲诞生了,我想不要说明年,就是过几个月,谁又记得他们的名字?这三位的粉丝年经跨度太窄,影响力不够,难免会落得路人甲乙丙的。
选秀节目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必须要有变化才能挽救颓势,如何变?我不知道,但从形式到内容一定要变,选秀节目才会“又一春”,不然这种疯狂造星运动,提高不了收视率,吸引不了广告商,成为收视毒药也不是不可能的。
选秀节目该变革了。
【刘著民/文】
2010.9.11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