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我一般就看看动作、魔幻或喜剧片,极少看苦情戏的,看起来心理很难受,因为生活如此具体,还要在电影中去找悲伤,让人更压抑,情绪上更郁闷。
但《唐山大地震》我看了,不错的,符合“催泪弹”的标准,我看影片时,旁边的有人在擦拭眼泪,我也会被有一些场景感动,我认为冯小刚的这部电影催泪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体上符合苦情戏的标准。
冯小刚以前是拍喜剧的,这期间拍过一部“貌似充满深沉和哲理”的影片《夜宴》,差一点毁掉其导演的名声,幸好他觉悟高,及时醒悟过来弄了一部《集结号》,反映良好,于是趁势排除这部《唐山大地震》,还是有诚意的,总体上我是肯定冯小刚导演的这番良苦用心的,起码拍得是真诚的。
但我总认为,这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故事结构和发展,和其他苦情戏差不多,一家人由于事故妻离子散,大家经过几十年后重逢,皆大欢喜,这就是苦情戏的套路。冯小刚的聪明在于他借用了地震(特别是近年来地震频繁)这个概念,拍出了这么一部电影。
看过电影,不管我们是否感动,从《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故事套用在别的事情,在别的地方,这个故事一样适用。不过是冯小刚这次转型转的很厉害,从喜剧直接跳到悲剧,还是靠功力的。
冯小刚导演宣称《唐山大地震》的票房可以破五亿,从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这是有可能的。冯小刚抓住了两点:刻骨铭心的地震和生离死别的聚散。
我国还算是地震多发的国家,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还很小,渐渐长大后发现,地震或许离我们很近,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认为地震已经在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中国人心中,是永远难以抹去的记忆。冯小刚将大家知道的、深埋的记忆在大银幕中展现,看到这么多生离死别,我们不感动都不可以。冯小刚从来都被认为是商业片导演,我认为他抓住了老百姓内心中最脆弱的东西。
要说这个世上什么最感人?经历生离死别后,一家冰释前嫌,幸福团聚最感人。在我的印象中,一些中、老年人群对此类剧情十分之喜欢,人老了喜欢回忆过去,这部电影起码可以抓住这部人的眼球。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地震的人来说,希望看到大地震带给我们在悲伤中的感动,这部电影无疑看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这部《唐山大地震》虽然用“大地震”做宣传,其实这部影片的地震场面在20多分钟左右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我认为想看地震特效的人就不要凑热闹,去看好莱坞的影片。你如果是《哑巴新娘》、《奶娘》、《我的丑娘》之类的苦情戏忠实观众,那这部《唐山大地震》基本就符合你的胃口。
其实,我们抛开大地震这个因素,单纯从苦情戏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我认为是合格的。

(图片来自网络)
(本人被推荐成为中国博客大赛候选人,如果你喜欢我的博客,就请到以下地址,为我投票,谢谢!投一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