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城变“鬼城”:“烤”问中国式造城运动

(2010-03-31 17:40:33)
标签:

房产

鬼城

gdp

经济刺激

经济数字

康巴

杂谈

分类: 时评

    前段时间,一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开始在网上流传,让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还要活多久有一丝担心。而今天我看到一条《环球时报》援引美国《时代》周刊4月5日(提前出版)文章指出:在北京,一幢幢商业楼盘空置着。但如果深入中国内地,会有更加怪异的情景让人无法乐观:为数百万居民建造的城市耸立着,却空无一人。内蒙古的康巴什,最初为100万人居住、生活和娱乐而设计的这个地方却几乎没有人居住。

   我看到这则消息,表面上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但深层次来说是各地方政府依托房地产这种载体,靠出让土地,获取大量税收、促进GDP“高速增长”,疯狂扩城运动的恶果,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文章写到:“或许最荒凉的鬼城是内蒙古的康巴什。只用了5年时间就建成的康巴什,设计初衷是要成为鄂尔多斯对外展示的市中心。鄂尔多斯是个相对富裕的采煤中心,人口有150万。作为可与成吉思汗的“恢弘皇城”媲美的公共建设工程,康巴什充斥着办公大楼、行政中心、博物馆、剧院和运动场———更不用说在成片土地上建起的中产阶级式的复式公寓和别墅了。然而,唯一的问题是:最初为100万人居住、生活和娱乐而设计的这个地方却几乎没有人居住。只有几辆汽车驶过多车道公路,白天有些政府办公室开门办公。偶尔出现的行人,看起来就像幻觉,拖着沉重的脚步沿着人行道走着,仿佛恐怖电影中大灾难过后一名孤独的幸存者。”

   这段文字显然不是为拍恐怖片写的剧本,而是活生生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面对不可思议的房价“高增长了”,许多原本的投资者转眼就会变成投机者,购买大量房产,待价而沽,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楼盘高高耸立,而几乎没有人住的“奇观”。

  而鄂尔多斯的康巴什之所以被称为“鬼城”就是地方政府头脑发热,不根据经济发展实际,疯狂扩城的而被迫吞下的苦果。“高、大、全”不仅在我们影视作品常常让人不知所谓,其实在现实中,地方政府追求的“高、大、全”的建设目标,不必影视作品中少。在新一轮经济刺激中,全国不少城市都提出建设“中心城市”、“大城市”、“超级城市”的口号,言必称纽约、芝加哥,仿佛不建成“纽约、芝加哥”这样的超级城市就没有出路似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但就是没有想过这些建筑修起后谁来居住?凭什么别人要来居住?你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其结果就是,曾经的雄心壮志化成了一堆建筑垃圾,一座毫无生气的空城。

  我相信,不管是北京的一做做空置的高楼,还是鄂尔多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造就的“鬼城”康巴什,这都是在全国不少个别的,只是在房地产“繁荣下”掩盖了而已。当我们揭盖盖子后,发现你我居住的城市有大量的这样的所谓“烂尾楼“,垃圾建筑。

     我对房地产的希望是健康平稳,不要发出砰的巨响,不要轰然倒地,那对国家、老百姓的伤害也太大了。但历史总是一次次重现,教训总是一次次发生,这不怪历史有灵性,不怪教训生命力顽强,怪我们自己急功近利,一切为GDP,一切为好看的数字。

   “鬼城”出现不可怕,它是在提醒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怕的是,对此视而不见,还沾沾自喜,那就是可怕了。我相信面对中国扩城运动,面对中国的房地产进行祈祷的绝不是仅仅是中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