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镇领导要切记:派出所不是你家保镖

(2010-03-30 22:18:18)
标签:

乡镇领导

乡长

母老虎

私人保镖

杂谈

分类: 时评

前几天,一位老农民为了补偿款,急冲冲的来到乡政府,顺便想喝乡长水杯里的水,引发“杯具”,造成自己被拘7天。最后处理结果乡长和派出所所长下课。

根据事物发展一般都有“一脉相承”性,大河网330日报道,64岁农妇曲花枝同样不满新郑市辛店镇政府征地补偿,拒绝丈量土地。农妇的儿子说,镇委副书记安群楼说母亲是母老虎,母亲回骂了一句,当场被几名工作人员带走,至今未归。最后处理结果,镇委副书记停职。

前一个老农要喝乡长开水的事情,大家都晓得了乡长的厉害。那就再说说这位老妇。首先你作为政府官员都不顾礼仪,对前来谈补偿标准(补偿标准问题不是本文讨论问题)老妇态度成问题,骂其为“母老虎”。当然作为一个女人被人骂了“母老虎”,就意味着自己泼辣、蛮横的形象被无形中“竖”起来,这肯定不得干,于是回骂副书记大人的母亲“母老虎”,无非是扳回一个面子问题。就奇怪了,副书记骂得,老农妇就得忍住?这不符合情理。特别对这位正在为补偿款生闷气的老妇。我们说就算是回骂副书记大人的母亲“母老虎”,也只是她本人文化水平低,政治素质差,但同样推论,既然是副书记先骂这位老农妇“母老虎”,那同样也可以归为“文化水平低,政治素质差”的人群,那这种水平和素质的副书记又是怎么当上副书记的呢?所以行政问责在所难免。

这两条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土地补偿款和拘留。我总认为,一个人盲目自大,不关心新闻是要犯错误的,不读书不读报要反大错误的。这位镇委副书记估计和前面那位乡长不熟,否则打个电话知会一声,这位副书记也不得“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有犯同样的“真正错误”,被老百姓抓了个“现行”。这两位农民除了性别不同外,都是为了补偿款,结果都是乡长和副书记弄到派出所“蹲上几天”。

这两者消息背后都有一个“第三者”——派出所,都肩负着抓敢喝乡长大人水杯水的老农和敢回骂副书记大人的老妇的“重大任务”。我不禁有一点恍惚了,派出所是你乡镇领导开的吗?乡镇警察难道是乡镇领导的“保镖”、是谁喊随到的“家丁”?这好像有一点离题万里吧?

乡镇作为一级政府是主要任务是怎么让辖区老百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和谐地生活着,其主要任务不是到处抓碰自己水杯或敢回骂自己的群众。乡镇派出所作为上级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是依照国家治安管理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权限,其主要任务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特别是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不是只听乡镇领导一句话,就开始拘留群众。因为派出所“是依照国家治安管理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权限”,法律没有规定依照本级乡镇领导人的指示抓人,这就是滥用职权。其后果就是乡镇领导和派出所领导都要下课,这倒是法律规定了的。

乡镇和派出所的角色都被搞错了。我认为,乡镇领导和派出所在维护一方稳定上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乡镇领导和派出所负责人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在生活中喝喝酒成为朋友也是可以的。但这种关系不能上升到乡镇领导想抓什么人,派出所就去抓什么人的地步,这就不是派出所所肩负的认为了,是保镖和家丁的职责。

其实,这件事要是反过来思考,也可以当成对全国乡镇领导及派出所负责人的普法教育,正所谓教育无止境,同志仍需努力。乡镇和派出所都要摆正位置,认真分清楚一般矛盾和民事纠纷,不要动不动就像对老百姓“牢房伺候”,这放在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或许还管用,而放在现代信息和法制飞速发展的今天,显然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商。

要是我是派出所负责人的话,对乡镇领导的话一定要甄别,不会乱上当,特别不要乱拷人,否则麻烦大,原本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结果乡镇领导怎么一瞎指挥,就走上事物的反面——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乡镇领导为了私利可以把派出所负责人拉下水,成为之后的难兄难弟,那就得不偿失了。

 派出所既不是保镖,更不是家丁,这是全国乡镇领导切记的原则。

 

                                                                            文/飞翔的鹰

                                                                               2010.3.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