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拉扯女生弯弯的嫌疑人李某已经被抓获,这是一个不错的进展。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说炒作的人可以先歇歇了。
微信公号上有个留言这样说:
如果你是服务员你也会那样,如果你是
🏻你也会是那个态度,如果你是路人你也一样围观,如果你是开酒店的你也会那样公关,不如先做好了自己,再声讨他人。另外,完整监控期待公布,否则我更愿意相信世间美好。单论此事件的话,总感觉另有蹊跷,也许明天就会大逆转。
这是事件发生时一些人的惯有思路:
这不是个体现象,全国都这样。
如果是你,你也会这样。
但这样的洗地,合理吗?为了给一个事件脱罪,就要把大家拖下水?
对不起,这个锅,我们不背。
我的回答是:
我相信“如果你是服务员你也会那样”,这里的“你”,指的就是你。但是,你不能替他人下判断。如果每个人在指责他人之前先检查自己有没有犯过一点小错才有资格,那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没人能够指责他人?另外,你连我的微博、文章等都没看全,怎么知道我会和你一样冷漠呢?
为了证明我没有信口雌黄,附图在下,这样也免了删除后没有证据(留言人自己可以删除,由于微信ID明显不是本名,所以我也不算侵犯别人的隐私):

以一种“人人有罪,不必指责他人”的说辞,让各人反省,这样对事情有什么正面意义吗?
弯弯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有些人也不满,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息事宁人为好。
有人发声,就有人反对,还好意地指出,不要受了别人的利用。
如果人人都保持沉默,才是可怕的事。
该操的心不操,操心别人受骗,这样的善意,也免了吧。
对恶的姑息,就是对善的抑制。且不说别人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用把别人都当白痴看待,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劝人隐忍,这样的乡愿做法,恰是民族劣根性的一种,而可喜的是,虽然现在经常被指责世道冷漠,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明辨是非,并不会被那些消极的声音牵制,这类声音获得的不是大量支持,而更多是反对的声音。
中国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公民意识的觉醒,当人人不再只顾明哲保身,愿意站出来发声,愿意为陌生人发声,这本身就是好的现象。
我愿意做一个多管闲事的人,我不是看客,我也不能包容看客。
后一篇:行走平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