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微信图文发布了《关于和颐酒店事件,你被教导的自保术60%是无用的》后,有读者留言:
教主,网上也有唱反调从技术层面分析事件真相的,说什么造假,肿么办,我混乱了……
我说: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你不懂技术?
读者:
是啊mo-::-|,看了对于视频的分析感觉也有点道理
我:
然后再出一个反驳的分析,可能你还是觉得有道理。为什么我看了技术流的分析觉得此人并不了解人性和受害人心理呢?
读者:
嗯嗯,从中学着保护自己吧,谢谢教主的文章!
那篇技术分析文章我昨天的确看过,不过没收藏,今天搜索不到,可能关键词不对,不过有没有原文链接也不是非常重要,就不在搜索上浪费时间了。
原作者看上去分析得有道理,结论是有炒作嫌疑,但他可能对微博和人性都不太懂,所以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位作者首先质疑的是弯弯的微博是新注册的。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傻到直接用现在的微博发这样的内容啊,今天不是已经曝出弯弯的身份已经泄露了吗?用小号还这样,如果用原微博,那意味着什么?我现在碰到不会太严重的事,会在微博上说一下,如果是大事,肯定是注册一个小号,然后用大号转,而且还不能第一个转,因为这样太露痕迹,不要以为我们没智商好吗?好歹也是在网上混过。
另外是关于监控视频的问题。很多人没有报警经历,不知道监控视频的确是个人拿不到但是警方可以的。我有一年丢了单车,报警后,警方过来人处理,先去调监控视频,我倒是也跟着长了回见识。不过事不大,我也没翻录视频,由于那条街上人流汹涌,看晕了倒真是的,而且由于我的车无巧不巧地放在了监控死角(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所以不容易辨别,最后无果结束视频观看。
关于视频审核,有些人以为,微博视频审核要很久,但只要发过视频就会知道,其实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可以是几秒钟,也可以是几分钟。反正我是没遇到过三四个小时才审核完发布的情况。
我今天的文章,也有人指责我是标题党、偏激,还说我抹黑其他微信公众号,这样说的人,有没有认真阅读我的文章我真不好说,只能说自己的表述不够清楚了。
我的标题没危言耸听,这就是我的论点,文中也有论据阐明:目前被告知的防身术,只是“知识”,未经演练,形不成技能,形不成肌肉记忆,关键时刻,不会派上用场。
我没有被突然袭击过的经历,但领受过力量悬殊。
有一年我做为顾问,和合作公司的员工一起到福州去,和@渔说
午饭后,在温泉公园里,渔说对我们说,不如教我们几招锻炼方法,我们说好啊好啊,渔说有专门的教练教过太极,他以前教过我几式云手,示意我演练一下,我平常其实也没练,摆了个花架子,渔说出招架住我手臂,我完全动弹不得,他给我们演示了几招,看我们的样子,说那是没用的,根本没用到力,如果用到力,就不是这样了,然后告诉我们怎么才叫到位。
到位的结果是:第二天,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了。
这件事情给我的感受很深,摆花架子,谁都会,看上去也似模似样,但是,没用。
然而,花架子会有误导作用:你看,我也会太极的哦!我也会防身术的哦!
于是有恃无恐,疏于防范。
遇上事,恶果就出来了。
还不如胆小,谨小慎微,遇事赶紧跑。
提醒人们防身术、自保的大V们,没错,是善意,但是,好心办坏事的,少吗?
看上N遍防身术,就能自保了?
“知识是知识,看到一条知识,只是'懂了',但离运用,还有一百公里远。要想真正让防身术有用,一方面是要进行力量练习,出手有力,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断练习,长期反复,形成肌肉记忆,遇事时才能不假思索地出手。但大部分普通人只是看看而已,不会真的练习,有些人可能会练习一下,时间和强度不够,形不成肌肉记忆,也是徒劳——给人出主意是简单的,但是主意落到实处,还是要看当事人自己。”
我说错了吗?
我只是指出了事实而已。
然而这终究是惹人嫌的——我刚刚在朋友圈里转发了N条防身术,你就说这是无用的,你什么居心?!
说到底,有些人喜欢的是鸡汤,并不喜欢真相。
鸡汤,看一眼就充满力量。
做为真相的技能,需要艰苦的练习。
在那篇文章的结尾,我说:
相比退缩,我更赞同人们应该以强大的内心、强健的体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来面对世界、共同改善世界!
是的,很遗憾,无用的知识,并不能改变世界。
前一篇:2016年3月
后一篇:你愿意做路人,而我不愿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