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年以前,我还在银行工作。那年七月的一个晚上,全科一起吃饭,席间科长说起那段日子他的同学或病逝或出意外,感慨地说:“人想活都不易,下一个还不知到谁呢?”当时的心情相当沉重,举杯相约,一定要好好地活。
次日清晨,便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位同事出了车祸,危在旦夕。就在前一天下班的时候,还见到他,微笑着打招呼。听到消息的一刻,只觉得一颗心重重地沉落下来,沉到无法触及的地方。有种莫名的恐惧从心深处涌上来。这位同事也是科长的同学。他出车祸的时间,正是我们吃饭的时间。人想要好好地活,竟也不能,抗不过意外。在生命坚强的表层下,却掩盖着极其脆弱的本质。
那一天,没有任何心思工作。其实和那位同事,称不上太好交情,但是在生死之际,仿佛没有什么距离了。满心里只是盼望奇迹出现,盼望一切会好,盼望那是一场恶梦,梦醒后他依然会站在我们面前微笑如常。
可是祝福无用,祈祷无用,人面对死亡,自身的力量何其微小!在第二日清晨,便听到了他不治身亡的消息。
那位同事,家境不好,父母离异,一个人辛辛苦苦读完大学,回来找到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凭着他的专业,为我们的业务微机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为此,行里专为他成立了电脑公司,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他的女友,在家人重重阻挠下,历尽波折,由行里帮忙,终于办好一切手续,调到本地与他相聚。他们已定于国庆节结婚。
幸福的人生已经揭开了帷幕,可是在一瞬间,被无情的粉碎。
在追悼会上见到他的女友,痛到麻木欲哭无泪的神情,让人心为之碎。
后来,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觉得唏嘘不已。
同事和女友去一家饭店吃完饭,走到路的这边,发现饭店找的钱不对,少找了十几块钱,于是,他们就回去找饭店理论,就在横穿马路的时候,同事发生了意外。
那十几块钱,是个诱因,如果没有事件发生,不管是否顺利地要回钱来,都是微不足道的金额,而当它引发了不幸,不管是怎样的金额,都变得沉重。
如果饭店没有找错钱,
如果同事没有很快发现,
如果同事可以不计较,
如果还在马路那边,
如果过马路的时候小心一点,
如果当时没有车急驶而来,
……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因果,有些是偶然,而有些是必然。偶然因素,难以预防,考验人的弹性应变能力。必然因素,如果能够及时察觉,或者预防,就有可能更改事件的发展路线。
可惜的是,往往当局者迷,也谈不上旁观者清。
旁观者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事件的局部,并不是像电影那样,具备上帝视角,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依据事情的一角,去做拼图。
只是,当我们的识见越多,阅历越广,我们就越能推知出,事情的可能发展、一个人的可能反应。就越能够从一堆乱麻中,理清头绪。哪部分是偶然因素,哪些是由于性格、成长经历等所造成的必然。
所以,避开那些危险的人,比如劝你吸毒的,劝你出卖灵魂的。
所以,避开那些危险的事,比如深夜里的独自夜跑,比如有妇之夫或有夫之妇的暧昧勾引,利益相关方的贿赂。
所以,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鉴别能力,能够识别出危险所在,能够对一些小事放手不计较,能够在接到所谓老上级电话的时候,立刻辨认出来并非熟人。洞悉人性和商业规则,不断地筛选,让自己少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这段时间,让我感受最深的影片,是《解救吾先生》。其中,吾先生被绑架,有偶然因素(随机),也有必然因素(豪车),而吾先生脱险,同样如此,有偶然因素(运气,生死攸关之际被解救出来),也有必然因素(出身于军人的机智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常人所不及。)
某天下午,我和两位负责急救培训的朋友交流,谈到这部片子,也谈到,急救知识固然是很多人欠缺的一环,但是否可以在急救培训中,增加如何预防?就是说,在面临危险情况的时候,能够及时察觉,比如身周的异动,比如爆炸发生时能做到快速反应、拔腿就跑?训练有素,在平常看来也许多余,然而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果有意外发生,一个人平时训练而得的心理素质就会派上用场。
年轻美好生命的逝去,今天回想起来,仍然沉痛。很多年前同事发生的悲剧,在我心里形成深刻的提醒机制:
学习控制情绪,涉及到金钱或面子等方面的损失时,不至于乱了阵脚失了方寸。十几块钱、几十块钱乃至上千上万的损失,别人无端的嘲讽怒骂,可以不去在乎和理会。
学会放手。唯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是凡事不争,而是该争才争,争时,注意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