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镇远,吃了两次酸汤鱼。
一次是从高过河出来后,到苗寨,唐局专门要了酸汤鱼。
一次是离开镇远的当天早晨,唐局问我们中午还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酸汤鱼。唐局又问@秦觞-寂寞情殇 ,让她代表大家选选,问酸汤鱼成不成,因为秦觞是美食家,秦觞担心我们住的宾馆里做不好酸汤鱼,唐鱼说也不错的。于是就确定吃酸汤鱼了。
后来唐局告诉我们,宾馆的酸汤是特别好的,鱼不如前一天在苗寨的那个,苗寨的那个是鱼好,汤不算好。
两种酸汤,的确是有些差别的。宾馆的那个酸汤,煮到后来更加好吃。
虽然很好吃,我也没有带。
刚刚在淘宝下了个单,买红酸汤、辣椒蘸水、木姜油,是一个红酸汤的套餐。
就在宾馆旁边的小店里,看到有卖的瓶装酸汤了,一瓶9块,和网上差不多,也许便宜些,不过我这人比较懒,不愿意带重的东西,所以宁愿回来以后从网上下单,这样免了路上辛苦(米酒是当时反正经过看到了,而且也只两斤)。
做为一个喜欢研究的人,在吃红酸汤之前,就已经先查了配料和做法,知道红酸汤包含西红柿、发酵米汤、木姜油等,在吃的时候,也特意品味,比如木姜油,如果不知道这味调料,以前也就没有注意(第一次在深圳吃酸汤鱼,还是N年以前@我在这儿说 带我去的呢,印象中是在绿岛大厦旁边的一个馆子里,感觉很好吃),知道以后,慢慢品味,明白到那个略似柠檬的味道应该就是木姜油了,因为其他调料不会有这个味道,百度后确认果然是。
木姜油也可以用来做凉拌菜吃,每次放一两滴就够。
木姜子(又称山苍子、山鸡椒等)长在树上的叶子是这样的:
采摘后是这样:
其实味道与味道往往是连通的,如果喜欢吃酸汤,通常也就会喜欢冬荫功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不是同一种味道。我买红酸汤倒不只是为了做鱼,还想试试别的,比如酸汤牛肉、酸汤面,在镇远没来得及多试几种酸汤,所以就自己做吧。
把一样东西研究出个头绪来,是个乐趣,动动手,更是乐趣。
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吧。
后一篇:失去生命的诱因,竟然是十几块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