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赞赏的几个小故事

(2015-08-21 13:00:21)
标签:

杂谈

有次和一位订阅用户商量:能不能每次赞赏少一点?1块成不成?
他每篇文章都赞赏8块钱。
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希望少些。
后来达成协议:每篇文章1块钱。
不过,有时候一篇文章他会赞赏两次。
有时候,会一次赞赏6块8块,然后解释那属于特殊的情况,比如赞助只窑鸡腿。

昨晚回复“谢谢赞赏”的时候,发现一位订阅用户改名了,于是随口问了句。
我记得他原来的名字和头像。
他改回了原来的名字,说:
1.你记忆力挺好的;
2.证明你对我还是比较有印象的;
3.你对每个打赏文章的人的微信号有作登记,以我长期看你文章的观察,此事绝有可能 其实我也忘了为什么改名称的了,可能很小的事情导致一时心血来潮改了。你提到我就干脆顺便改回去,免得加我的人都要加备注。
我告诉他:
我对数字ID的记忆力较强,另外是我对每个赞赏过的人并不会做登记,但是每个赞赏我都会回复谢谢,这样,也就有了印象,而对于重复赞赏的人,当然印象更深。这个一一道谢的过程,一来是为了表达心意,二来也是为了加深记忆。
这主要是让他和自己的想法验证一下,他正在读推理小说,这样推理也挺好的。和真实的情况对照,更容易促进思考、形成直觉。

一位订阅用户,经常赞赏,突然间对《把自己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人》赞赏了一个大额,我比较惊讶地问了一下为什么。
她说:大家都觉着一技之长是生财之道,放个虾米,钓条大鱼。
我说:好,祝你早日钓到鲸鱼!到时候再回来赞赏一条鱼翅膀。
她:NNNN条。
我:一言为定。
她:诺。

(注:我说的不是鱼翅而是鱼翅膀。环保人士请勿动怒。)

小雨赞赏了8.18,又说特殊的日期赞赏特殊的金额,我即猜着可能是她的生日,先说了生日快乐。
她回复说,的确是生日。又赞我聪明。
有时候就是直觉吧,说起来也不神秘,敏锐点就好了。和小雨在豆瓣认识的,在成都的一次线下活动她也来参加了。

我每次赞赏的引导语都不一样,通常和文章内容相关,有时候非常无厘头,写引导语是个好玩的事,其实,不管有没有赞赏,过程已经很开心了,谁让我是一个非常会自娱的人呢?
有人给我留言说,觉得我的引导语都很牵强。
我说,那就无视吧。
愿意赞赏的人,从来不会嫌弃这些,有人会特别注意引导语,因为也觉得好玩。
@一夕 就鼓励我说,他就是会看引导语的人。

有时候会在赞赏列表里发现熟悉的人,比如以前银行的同事,都不知道她关注了我。还有初中一直到现在的好友,也在昨天的文章后面赞赏了,回复她一个拥抱的表情,话不需要多说,有时候,一个表情就够。
我妹妹有时候也赞赏,我告诉她不要,她说是学学这个功能。后来就不赞赏了,经常发红包。
知道她们在看我写的东西,我也感觉温暖。

有人喜欢在微博里打赏,有人喜欢在微信里赞赏,有人两种方式都用,赞赏本身,代表了认可、支持,不赞赏,也没什么,文章还是会用心地写,因为既是喜好,也是责任。过程中的这些点点滴滴,也就是小确幸吧,不是那种让人惊心动魄的感动,但是春雨潜入夜的温润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