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道自己无知方懂得敬畏

(2015-08-21 10:08:35)
标签:

杂谈

秋叶写了篇《霍金》的书评《我为什么读霍金》,因为比较短,我就全文转发一下:

我不是学物理的,我也自觉杜绝了对人类未来以及各种可能的研究,我知道那样会让人发疯。 
   
但我经常读一些霍金的书,不是崇拜他,或者赶潮流,虽然他的确值得敬佩,是因为我依然很好奇。 
   
我想知道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可不可以了解宇宙的终极奥秘,不管是谁发现的。于是很早我就看了《时间简史》和《果壳里的60年》。 
   
结果发现,我看不懂。 
   
所以我经常读读霍金,主要是经常提醒下自己,当别人夸奖你是天才的时候,你一定要看看真正的天才在干什么。 
   
还有一点,这个霍金大学自己说也是在玩,没好好学习,不过到了大学毕业,决定搞个博士研究,居然就读上了。 
   
要提醒想效仿的大学生们,霍金第一是在牛津打混,你的学校估计不是牛津这么NB,第二他想读博士就能考上,我们很多大学生到了不好就业就想考研究生,即使国家拼命扩招,估计考不上的很多。 
   
所以我读下霍金,告诉自己,你不是天才,还好不是蠢材而已。

这是很赞的读书方法。我倒不记得秋叶有没有把这个方法写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面,因为不是写论文,就不再严谨地去找了,谁要是发现了记得告诉我一下。

我前几天复习《像导演一样思考》,就特别注意了导演的知识结构:
经济、战争、宗教、食物、旅行、运动和其他各种主题的专业知识。
而且,这些知识,必须是相当程度的理解,而非浮于泛泛。

人的知识面,有时候和从事的职业有非常大的关系,导演这样的职业,就要求全面而深入,某个专业领域的人士,可能只要掌握这一个领域就够了。

秋叶读霍金,即使读不懂,做为一种提醒,让自己心存敬畏。我探索各个领域,发现太多自己不懂的东西,也因此而敬畏。

狂妄的人往往是出于无知而非全知。毕竟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全知太难了。

但是一味敬畏,并不能让自己进步。

对进步有益的方式就是:读不懂也要读,尤其是一些举世公认的专家,而且可以在不同的时期读,试试自己会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阅历的增加而读懂一些、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再看有没有多读懂一些。如此,不断尝试把未知变成已知,同时也明白,无知的范围仍在加大,因为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有些人对于自己读不懂、读不下去的东西,会心存畏惧或者轻慢,觉得是自己太笨或者别人表达得不清楚。如果是举世公认的专家,后一个问题会少些,不过有些人可能又会埋怨译文不好——怨来怨去,时间也就流走了。

我也读《时间简史》,读不懂,后来,看了《星际穿越》,又读了一遍,感觉读懂了一些。

其实我以前也没有注意到秋叶的这篇书评,是因为@松鼠老孙 的转发才注意到。幸在看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