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狗精神和赏识教育

(2007-06-03 18:46:05)
分类: 体育杂谈

  这个周末,回了趟老家,见了见老同学。对于已在第二城市定居的人来说,寻访旧友就像是一次寻游,所能找到的是蜕去修练的外衣后的底层的自己,回顾中学时代那些可笑又可爱的青春冲动,同学们都会发现,人在本性上是难以改变的,大家都在举杯回顾间看见了命运的痕迹。

  回忆,能让人在回首自顾当中更看清自己脚下的位置。而对于由朱广沪带队寻游到美国的中国男足来说,如果也让他们卸掉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一些程式和技能上的东西,那些靠号召与动员所能激发出来的只能是他们骨子里就有的东西。

疯狗精神和赏识教育

6月3日上午,赴美拉练的国足1-4惨败美国队

 

  显然,这些队员不是疯狗,命令他们拿出什么“疯狗精神”就是让他们找不着北。这就像你号召东北老爷们儿去市场挑菜、让上海男人在家打老婆,最后胜利的只能是菜贩和老婆。

  其实,看看咱周围,方方面面的状况和水平都在提高,人们也都更能面对自我的现实。比如,在六一期间一档新闻谈话节目里,教育专家就跟观众畅谈所谓“赏识教育”,把孩子和父母之间本来就有的爱以肯定的方式昭示出来。专家会在“快乐营”里对要站队的孩子说:“请高个的站在前面,更高的站在后面。”

  说实话,这种赏识教育在中国足球队里并非没有过。米卢时代,中国队并没有在技战术上有什么实质的提高,但米卢能让队员放松或者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他的“态度决定一切”能让队员做真实的自己。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旦你所号召的东西,就必定是现实中难以充分供给的东西。中国人的文化本性中有含蓄、中庸和内忍,哪有什么“疯狗精神”?但我们的“官方足球意识”中贯彻的还是所谓“要求”、“动员”和“号召”,而这种意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现实的否定,是一种“责怪教育”。这就难怪朱广沪在输给泰国之后怒斥手下没有拼命,认为球员耍了他。

  中国足球就像是我们学校里学习不好的孩子,等待他们的从来都是教师和家长的责怪、质问和打骂,甚至比这还不如,因为他们是公众的关注目标,他们还得经受这方面的压力和嘲解。

  中国足球确实就是这样一个倒霉孩子,从来就缺少被赏识的机会和待遇。如果说,观众是因为成绩太差有理由抱有不屑,但教练和足协就是中国足球的老师和家长。中国足球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要在他们对足球运动及其教育的理解上的落后的意识当中找原因。

  从男足到女足,从米卢到多曼斯基,他们给中国足球所能带来的改变更多的就是心理上的变化,他们能让队员放松下来,自信起来。他们会让球员去做“本来就很了不起的我自己”,而不是去当“疯狗”。

  在老家跟同学的聚饮当中,有一位15年未见的老友已经加入了美国籍,我们最后的祝酒词是“为中美友谊干杯”,而我们真正找到的是过去的自己。朱老师是带着学生去美国进行友谊赛的,却愈发由此迷失了他们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