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风云榜的“黑幕”后面是块遮羞布

(2006-03-30 20:05:40)
分类: 文娱评论
  音乐风云榜这些年差不多每回颁奖前都要揭揭黑幕,快成了它的“标准动作”。不过,今年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亮点:先是刘欢以评委主席的身份发邮件提请大家注意“花儿乐队涉嫌抄袭”,由此推波助澜之后,终于导致EMI方面承认花儿抄袭事实,并使得花儿乐队退出了包括风云榜在内的所有颁奖礼;然后,就是新近对媒体透露,由于拒绝一些公司、歌手“要奖”,风云榜在周日的颁奖可能会面临星光寥寥的境地。
  这年头,名利场内世风不古,只要你振臂高呼“黑幕!”“抄袭!”“状告!”之类刺激性的字眼,就不仅能引来眼球,还能因为符合人们对不公平的普遍痛恨而赢得道义上的优势和众人的支持。
  但是,这么多年来,港台和内地那么多走马灯似的音乐颁奖礼,“要奖”与“排排坐,分果果”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前些天,本报还报道了李湘获了一个“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就是因为她肯“免费出席”。
  细想想,这东西后面有一个不好意思的事实:除了主办方自己,没有人怎么需要这些颁奖——歌手不买账,歌迷也不买账。尤其是,我们一年下来,好歌好专辑就那么几个,颁奖指引不了消费,也起不到推介海外的作用。
  没有供需上的客观需求,大家就很难坐下来,为了共赢利益而求真求实。把话说白了,所有颁奖都有一个营利机构在主办操作。也许它会标榜自己的公正和权威,但那些要奖和唱片公司和歌手可不这么看——如果对我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要参加你一个营利机构组织的颁奖?
  音乐风云榜的背后是光线传媒,这与格莱美的主办机构是美国录音艺术和科学学会以及奥斯卡的主办机构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大为不同。音乐风云榜不向“潜规则”和“黑幕”让步的精神固然可以嘉许,但想以此就成为“中国格莱美”,首先,它的身份就先天不足。
  音乐颁奖的尴尬,说到底是华语音乐的尴尬:作品少、精品更少,客观上使颁奖失去了梳理、拔萃的作用,也根本形不成对流行音乐消费的刺激作用。而摆脱目前的尴尬,一个是需要华语音乐人加倍努力繁荣创作,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需要出面发挥指导和监管作用。
  如今的颁奖,还是太多太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