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53eb127cg78c667a22c7c&690
安安同学是新年新景象,那进步真可谓是喜人的,每天乐得大家喜笑颜开的。
http://s15/middle/53eb127cgb7c021e9ba6e&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9ZH00SIGG.gif进步一: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某段时间安安同学对词汇的运用止步不前,基本也就那么几个单词在嘴边蹦跶,新年一过,我的妈呀,那主谓宾的句子是一句句的往外蹦,让我防不慎防。例如:“安安不睡觉,要出去玩。”“妈妈剥柚子,抱安安吃。”“你出去,我进来。”“安安是小美女。”“安安照镜子去,真漂亮。”结果前几天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车上无聊,外婆给安安念唐诗玩,一首《咏鹅》刚念完,再打算重复一遍,外婆刚念到“鹅鹅鹅,曲项”,安小妞竟一鼓作气把后面的“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拨清波”给背出来了,惊得我跟外婆是一愣一愣的,以为俺生了个神童,安爸当即一盆冷水浇来:“那还不是我每天教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这会抢功倒是迅速,我咋从没听他念过这诗呢?难道父女两还背着我开小灶?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9ZH00SIGG.gif进步二:念儿歌、背唐诗
自打那首《咏鹅》让为娘我叹为观止以后,安安同学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得更为迅猛,第二天当安爸再给她念《悯农》,安爸上半句刚出,下半句她就对答如流了。“锄禾”——“日当午”;“汗滴”——“土”,呵呵,禾下两字发不标准,她就索性忽略不计了;“谁知”——“盘中餐”;“粒粒”——“辛苦(fu)”!“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fu)”;“老虎”——“没打着(zhuo)”;“抓个”——“老老鼠”。今天又给了我一个惊喜,“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mu)回来”已经能整首不要提示的背出来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9ZH00SIGG.gif进步三:人物关系对应清晰
早几个月,报上我们的全名,安安都能准确的对应上称谓,无论怎样打乱顺序,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错,偶尔使坏,会估计乱说。由于平时每人对她都有一特定的称谓,这几天只要一问:“安安是奶奶的什么呀?”——“大宝!”“那安安是外公的什么呀?”——“臭屁孙!”“安安是外婆的什么呀?”——“挛心蒂子!”“安安是爸爸的什么呀?”——“乖女儿!”“安安是妈妈的什么呀?”——“心肝(dan)宝贝!”哈哈哈,还真应对如流啊。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9ZH00SIGG.gif进步四:对个别词汇的意义有了了解
某日,安爸跟安安说什么事情,屡教不听,便冲她大喊一声:“stop!”告诉她,当爸爸妈妈跟她说“stop”的时候,她便不能再做了,要立即停止。前天,五音不全的安爸搂着宝贝闺女幸福的唱歌之际,安安小妞很应景的朝她爸喊了句:“stop!”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安爸立即噤声了,我们的耳朵获救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9ZH00SIGG.gif进步五:识时务者为俊杰
哈哈,这个往好的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往差的说就是安安同学很会看饭下菜,欺软怕硬了。自打安爸有次莫名其妙的揍了安安同学一顿以后,威信是树立了,只要安爸板起脸开始唬她,安安一般会乖乖就范,不再调皮了;可若换了我,无论我怎么绷起脸,她依然嬉皮笑脸,若把她惹急了,还会直接对我来句:“妈妈走,不要你!”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似乎在安安小朋友的世界里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妈妈是可以欺负的,其他人都是不能得罪的。但凡什么吃的,要安安拿给家中的其他人吃,她都喜滋滋的跑过去,踮起脚尖喂进你嘴里,如果说:“安安,你把这个给妈妈吃吧。”好家伙,立马一脸坏笑,把那点东西全塞嘴里,再继续坏笑,如果有些掉在地上了,那没关系,捡起来,往妈妈嘴里送,别说我小气,我懂分享!唉,我咋混这么惨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