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太爱这部戏了,发一个写的最共鸣的评论  □話劇·《燃燒的梵高》

(2013-06-26 08:03:37)

我太爱这部戏了,发一个写的最共鸣的评论  □話劇·《燃燒的梵高》

  


转:這個世界從未懂得挽留

  由任鳴導演、王勁鬆主演的話劇《燃燒的梵高》呈現了梵高生命最后10年的幾段重要經歷——當牧師,娶妓女,自我放逐,割耳,自殺,以及與弟弟提奧、好友高更等人之間的關系。從頭至尾貫穿的《StarryStarryNight》,讓這段本該充滿著憂傷無奈的故事,多了一絲浪漫與溫存。

  梵高血脈中的苦難,似乎是上天一早就注入的。他曾有一個死去的哥哥,名字也叫文森特。上學的時候,這位未來的藝術家每天早上都會路過一個墓地,墓碑上寫著的是自己的名字。仿佛他死去的靈魂從胚胎那一刻就開始了。我始終相信,梵高是真正參透了生活的人,甚至,也參透了死亡。所以,他把生活過得那麼純粹,短暫卻濃烈,單純得一無所有。用藝術戲謔時間,用死亡戰勝死亡,通過作品獲得永生,是藝術賦予梵高的最神聖的力量。

  梵高在談到對創作的理解時,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了它(繪畫),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選擇與自我對峙,與生命對峙,與世界對峙,畫家以壯烈、極致、熾熱的方式,詮釋著自己對藝術的痴愛。這種愛,於自身,是掙扎,是矛盾﹔於他人,是不解,是惋惜。《燃燒的梵高》把這種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而相對的,弱化了人物的悲劇色彩。從劇名就可以看出,導演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是梵高如向日葵那般怒放的生命激情。

  扮演梵高的人,大多容易陷入一個誤區,演出了“瘋”的一面,卻抹殺了“天才”的另一面,畢竟前者更趨於表象,而后者則需要由內而外的氣質散發。一向給人“邪性”感覺的王勁鬆老師,則在二者間找到了平衡點,角色拿捏得精准到位。

  除了演員,該劇的另一大亮點,是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影像工作組總負責人楊慶生老師特別設計的視頻影像。簡單甚至略顯粗陋的舞台設計,因為幕布投影增色太多:梵高割耳的一剎那,背景炸開一團火焰,象征著梵高的重生。梵高畫風景、向日葵、麥田,三塊方形幕布上錯落有致地映射出大片大片的金色、黃色與藍色。在梵高最迷醉的顏色裡,他像隻穿梭在光與影中的精靈,叫人那麼心醉神迷。而隨著最后一聲槍響,背后投射出黑夜綻放的煙花,提醒著人們這是一場死亡的狂歡,鮮紅的血液化成他筆下最經典的線條,扭動著翻滾著,旋即變幻成一幅幅梵高經典畫作,飽和的顏色嘶吼著,具有融化一切的力量。這種力量,燃燒著梵高,更把在座的每一位觀眾給點燃了。那是似曾相識的夢想,最終燃燒殆盡的顏色。坐在劇場裡的我們,似乎能做的也隻有潤濕眼眶去祭奠和回味——那些擁有燙手夢想的日子,還找得回來嗎?

  走出劇院,耳朵裡反復回蕩的是那句歌詞:完美如你,這個世界從未懂得挽留。(曹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