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闲书过眼录之《文化不是味精》

(2017-11-19 18:35:13)
标签:

文化

读书

阿城

文化不是味精

随笔

分类: 枕边书
2016闲书过眼录之《文化不是味精》

三十三、《文化不是味精》;阿城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文化不是知识,这是阿城的观点。在阿城心目中,知识是人生的味精,文化不是,文化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体系,是一套关系和规则。阿城更将“文化”分解为“文”和“化”两部分,“文”一套规则,“化”则作为动词用,是按“文”的方式来处理事务。要“文”不要“武”,“武是暴力的,是拼实力的,是丛林法则,“文”是一套规则,进行资源的分配,处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这观点当然算不上振聋发聩,但也给人一种新的视角,看所谓文化和知识的关系,看文化和文明的呼应,看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文化,有多少虚幻和误解。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阿城的新书,读罢,整体感觉是注水比较多。大量的访谈,关于电影、绘画和音乐,其中以电影和绘画部分重复观点最多,多数是为了应付媒体,很多同样的观点乃至例证,在不同的文章里一再重复。阿城是对不同对象讲的,谈到同一个话题又相同的观点不奇怪,如果一个作者朝三暮四,观点来回变,我们倒要怀疑这个人的人品了。但大量同样的话语放在一本书让读者看,就有点乏味了。


除了话题重复,观点也有老生常谈的嫌疑。个人喜欢开头对“文化”的重新解读,以及后面写人、写杂事的随笔,更从容洒脱,像阿城应有的文笔。看阿城后期的文字,愈发朴厚,少雕饰,也更清空,有世事洞明之后的深刻而又淡然。但如果仔细读,也会发现阿城在后来的文章里并没有太新鲜的观点,旧话重提居多,只是在意境和姿态上的改变给人一种错觉,觉得阿城似乎迈入了新境界,细细端详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本来想接下来一口气读完《脱腔》,但因为这部《文化不是味精》里无趣的文章较多,决定暂时不去都《脱腔》,等一等,沉淀一下,也许是自己太浮躁了,等到明年再读《脱腔》,没准会有新感觉。

2016闲书过眼录之《文化不是味精》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